机场里的"无奈赴日潮":日媒想要的追捧,中国游客给不了
近期东京羽田、上海浦东机场的赴日队伍,没能给日本旅游业带去真正的安心。
日媒扛着摄像机蹲守许久,想抓拍"无视争议仍追捧日本"的画面,最终只录下满是纠结的面孔和扎心的实话。
这哪里是主动奔赴的旅游热,分明是被现实牵绊的无奈出行。
![]()
谁都清楚中国游客对日本旅游业的分量:2025年前三季度,748万中国游客赴日,撑起了从居酒屋到奢侈品店的半壁生意,购物支出占比更是接近一半,远超其他国家游客。
但这波看似热闹的人流里,藏着太多非旅游的刚需:背着电脑的商务人士、拖着书包的留学生,还有攥着退改条款心疼钱的普通游客。
中方早有明确提醒,文旅部和外交部接连发声,警示日本社会治安恶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案件多发,再加上日方领导人涉台挑衅言论,让赴日风险陡增。
三大航司也放开了涉日机票免费退改,可不少日本酒店的退改规则依旧苛刻,有人攒了大半年养老钱订的民宿,退订就要亏几千,只能硬着头皮出发;更有人算了笔账,整套行程退改损失可能过万,普通人实在承受不起。
![]()
这些被迫前行的游客,早已没了往日的兴致。商务人士简化行程,谈完正事就走,绝不额外消费;留学生返校后步步谨慎,晚上不敢单独外出;即便想感受红叶季的游客,也带着满心膈应,一边警惕安全问题,一边反感日方的政治挑衅。
他们用最直接的行动表态:旅行的前提是安心,没了安全保障和尊重,再美的风景也索然无味。
日本旅游业似乎忘了,中国游客选择赴日,从来不是"非它不可",而是源于对安全和体验的信任。
可如今,一边是拿中国内政当政治筹码的挑衅,一边是对中国公民安全的漠视,一边还想赚着中国游客的钱,这种"既要又要"的短视,根本不是做生意该有的诚意。
![]()
旅游本是双向奔赴的美好交流,不是单方面的施舍与妥协。中国游客的钱包从来不是无底洞,尊重和安全才是吸引他们的核心。
如果日方继续无视底线、放任风险,只会把送上门的游客越推越远。等到红叶季、滑雪季的旺季过去,失去的可能不只是短期收入,更是长期积累的信任——这份损失,日本旅游业真的承担得起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