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拥有1400万粉丝的超级大网红、影视飓风的创始人Tim,因为一个相亲视频彻底翻车了。
虽然他在凌晨紧急发了视频澄清,但我看很多人还是没看明白,觉得网友是不是太敏感了?是不是仇富?
我们今天就深入的扒一下,为什么Tim这一次看似“幽默”的整活,会引起这么大的反感?他到底触碰了普通人哪根敏感的神经?这背后折射出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英傲慢?
![]()
首先我想聊一个问题,很多人说,Tim只是在开玩笑,是粉丝让他去的,他并没有恶意,这真的是太可笑了,说这个话的人,真的是一点都不懂现在的老百姓到底在过什么日子。
你看看他干了什么?
为了庆祝B站粉丝突破1400万,他搞了一个Q&A问答视频,其中有个粉丝提议让他去相亲角推销自己,于是,这位年营收过亿的CEO,这位圆通速递总裁的公子,真的去了杭州万松书院的相亲角。
但是,他拿了一份什么样的简历去呢?
国内学历:初中;
工作:摄影师、视频制作相关;
家庭状况:独生子,父亲职业快递相关,母亲照顾家庭;
婚姻状况:离异单身;
财产状况:计划购入车房。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相亲角的大爷大妈们一看这份简历,眉头紧锁,有的说“学历太低了”,有的说“年纪轻轻就离异了”,甚至还有阿姨直言不讳地劝他:“你要有几分实力拿得出来。”
![]()
而Tim呢?他站在那里,面对镜头,一脸无辜又带着一丝戏谑地说:“我的实力已经全部都在这里了。”
我要说他“演”得好啊,演得真好。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割裂感扑面而来。
你知道真实的Tim是什么样的吗?
他所谓的“国内初中学历”,是因为他初中毕业就去了英国留学,本科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电影系。
他所谓的“父亲职业快递相关”,是因为他父亲叫潘水苗,是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现任圆通速递的总裁,手里掌管着市值几百亿的快递帝国。
他所谓的“工作是视频制作”,是因为他是杭州星奥传媒的创始人,公司员工过百人,年营收早就过亿了,甚至还能花几百万发射卫星上天。
把这些真实条件藏起来,拿一份精心炮制的“底层屌丝”简历去相亲角,这叫什么?
这叫“扮猪吃老虎”,这叫“微服私访”,这叫拿着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当乐子!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因为相亲角这个地方,对于Tim来说,只是一个赚取流量的游乐场,是素材库。他去那里,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被拒绝了无所谓,被嘲讽了更开心,因为这才有“节目效果”,才有“反差感”。
但是对于那些在那里的叔叔阿姨,对于那些真正需要通过相亲角来寻找另一半的普通人来说,那里是战场,是最后一道防线。
![]()
现在的婚恋市场残酷吗?太残酷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学历、工作、房车、父母有没有退休金,每一项都是硬指标,大家在那里锱铢必较,不是因为势利眼,是因为生存压力太大了!是因为容错率太低了!
一个普通的初中学历、离异、没房没车的快递员子女,在杭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想要找个对象有多难?那些大爷大妈们的拒绝,那些看似刻薄的评价,恰恰是这个社会最真实的痛点。
他们是在认真地生活,在认真地为儿女计之深远。
而Tim呢?他明明拥有顶级配置,却伪装成一个毫无竞争力的“失败者”,去戏弄这些认真的人。这就像一个身穿防弹衣的特种兵,跑到手无寸铁的平民堆里说:“来,你们打我试试,哎呀,真的好痛哦。”
这就好比古代的皇帝微服私访,穿得破破烂烂去讨饭,被老百姓赶出来,然后皇帝回宫后跟大臣们哈哈大笑:“你看这些刁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你说这叫幽默?你管这个叫接地气?
这明明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是一种不自知的精英傲慢。
有些人总以为,有钱人就很聪明,很有同理心,看完这件事,你还这么想吗?
![]()
Tim在回应视频里说,他觉得自己“不是坏人”,甚至觉得委屈,说这只是为了满足粉丝的要求,是“切片”导致了误解。
我承认,Tim可能真的不是主观上的坏人,他没有想故意去伤害谁。但可怕就可怕在这里——无意识的恶,才是最伤人的。
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在他的世界里,去相亲角扮演一个穷人,和去荒岛求生100个小时,和花几百万做个视频,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一种“体验”,都是一种“游戏”。
因为他的人生,从来就没有“输”这个选项。
他在之前的采访里跟罗永浩聊过,说自己是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人”。
为什么没有犯过错?很简单,有一个好父亲,基本把所有犯错的可能性都提前消灭在摇篮里了。
他父亲潘水苗,那是经典的“小镇做题家”逆袭的顶峰,从农村考入浙大,一路做到万马集团总裁、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再到圆通总裁。这样的父亲,拥有顶级的商业智慧和资源。
Tim在创业初期,他父亲就告诉他“尽早把钱分了”来解决合伙人问题;告诉他要做数据追踪;告诉他要做“揭秘收入”的爆款视频。
所以Tim的成功,虽然有他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他的容错率是无限的,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大不了回家继承家业呗。
![]()
但是普通人呢?
普通人如果拿着Tim那份假简历去相亲,被拒绝了就是真的被拒绝了,那种羞辱感,那种无奈,是刻骨铭心的。
普通人如果在创业中犯了错,可能就是倾家荡产,甚至背上一辈子的债。
这就是为什么大众对这次事件反应这么大。
因为我们在Tim的身上,看到了一种深深的“隔离感”。
他所谓的“共情”,是虚假的,他哪怕穿上几十块钱的T恤,去荒岛吃几天苦,那也是“体验生活”。而对于真正的底层来说,那叫“生活”。
这让我想到最近同样翻车的几位大佬。
新东方的俞敏洪这几天跑到南极去,站在企鹅旁边发全员信,大谈什么“冰雪中的坚守”,什么“风霜雨雪”。
画面是很美,辞藻是很华丽,但是对于当时正坐在工位上,面临年底KPI考核、面临裁员降薪压力的员工来说,这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
老板在南极看风景谈情怀,员工在格子里为了几千块钱拼命,这种巨大的语境错位,直接让“情怀”变成了“讽刺”。
大佬雷军,在演讲里细数自己不容易,说同时做芯片和汽车,就像“同时供两个孩子读大学”。
这话要是放在十年前,大家可能还会感动,但是现在呢?
你一个身价千亿的大佬,跟一群为了还房贷不敢点外卖的打工人说“供孩子读大学”不容易?大家只会觉得你在卖惨,在矫情。
![]()
发现没有?现在的舆论环境变了。
过去的2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年,那时候大家相信“努力就能成功”,那时候大家把富豪当偶像,把马云的话当圣经,大家觉得,只要我跟着你学,我也能喝到汤。
但是现在呢?
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是内卷,是K型分化,是阶层固化,大家发现,原来有些东西,你出生的时候没有,这辈子大概率也就没有了。
有一种情绪叫做“相对剥夺感”。
我不怕我穷,但我怕你明明富得流油,还要跑到我面前来装穷,还要来抢占我仅有的一点话语空间。
Tim的相亲视频,就是精准地踩在了这个雷点上。
他把“初中学历”、“离异”、“父亲送快递”这些标签,变成了自己身上的“梗”。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不是梗,是他们身上怎么洗也洗不掉的烙印,是他们在婚恋市场上被歧视、被淘汰的根本原因。
当Tim和他的粉丝们在弹幕里哈哈大笑,嘲讽大妈“有眼不识泰山”的时候,他们嘲讽的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
潜台词是什么?
潜台词是:“你看,你们这些普通人就是短视,就是势利眼,只看学历和钱,真正的大佬站在你们面前,你们都认不出来。”
这不就是典型的“爽文”逻辑吗?
但是这个爽文,是建立在践踏普通人尊严的基础上的。
![]()
那些相亲角的大妈,她们没有错,她们的判断逻辑在她们的认知范围内是完全理性的。
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只有初中学历,还没正经工作,还离异,作为父母,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这不是势利,这是负责。
Tim利用了这种信息差,制造了一场不对等的围猎,他知道真相,粉丝知道真相,唯独现场的大妈不知道。
这就像有些博主,故意去高档餐厅装土包子,看服务员的白眼,然后反手掏出黑卡打脸,或者是去网约车上故意刁难司机,看司机的反应。
这本质上都是一种权力的展示。
我是强者,我可以随时切换身份,我可以随时“下凡”来戏弄你们,而你们,只能作为我视频里的NPC,作为我获取流量的工具人。
更讽刺的是,Tim一直标榜自己是“科技博主”,是“硬核内容创作者”。
他确实拍过很好的片子,比如去非洲拍电子垃圾,比如揭露视频网站降低画质的潜规则,那时候,大家是敬佩他的。
但是,现在的自媒体环境,似乎逼着所有人都去搞“抽象”,去搞“整活”。
为什么?因为硬核内容不赚钱啊,因为硬核内容涨粉慢啊。
Tim在和罗永浩的对谈里也说了,现在的创作者很焦虑,没办法规模化,他羡慕美国的“野兽先生”(Mr.Beast)。
那个Mr.Beast是干什么的?就是各种撒钱,各种搞极端挑战,比如让人在超市里躲着,赢了给几十万美金。
Tim想学他,于是有了荒岛直播100小时,有了这次的相亲角整活。
但是他忘了,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一样。
![]()
在美国,那种极端的资本游戏,大家可能看着乐呵,但是在中国,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在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的当下,你搞这种“富人戏耍穷人”的把戏,只会让人反感。
而且,Tim的这次翻车,也暴露了所谓的“信息茧房”对他的保护失效了。
以前,他在B站,那是他的主场,粉丝都护着他,他自嘲“初中学历”,粉丝觉得是幽默,他让员工打他一巴掌,粉丝觉得是亲民。
但是当这个相亲视频被切片,被传播到微博、抖音、朋友圈,面对更广泛的大众时,那层滤镜就碎了。
大众看到的,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富二代,在拿普通人的痛点开玩笑。
这几天,有些粉丝还在拼命洗地,说这是“断章取义”,说这是“为了节目效果”。
我要说,别洗了。
越洗越显得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尊重。
真正的尊重,是平视。
如果你真的想做社会实验,想反映婚恋市场的残酷,你完全可以用真实的身份去,你可以说:“我是创业者,比较忙,离过异,学历在国外如果不被认可算初中也行。”
你去看看,如果大妈们依然因为“离异”而拒绝你,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探讨。
或者,你去采访那些真正因为学历低、因为家境差而被拒绝的普通人,去听听他们的故事,而不是自己去扮演他们。
Tim之所以不敢用真实身份,或者说不愿意用真实身份,是因为他潜意识里也知道,那个真实的身份是他的盔甲,是他免受伤害的护身符。
他把盔甲脱了一半,露出一点破绽,引诱别人来攻击,然后再穿上盔甲嘲笑攻击者,这算什么本事?
说到底,这就是阶级的局限性。
![]()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的那句话:“每当你想批评任何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Tim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拥有了太多的优势,却理所当然地以为世界本该如此轻松。
他不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张相亲简历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
“初中学历”,意味着可能只能去送外卖、进工厂,意味着告别了坐办公室的机会。
“离异”,意味着在很多相亲局里直接被pass,意味着要承受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父亲送快递”,意味着没有背景,没有依靠,一切只能靠自己死撑。
这些在Tim看来是“节目效果”的标签,是无数人沉重的一生。
所以,别再说什么“仇富”了。
老百姓从来不仇视靠自己本事吃饭、不仅创造财富还承担社会责任的富人,我们仇视的,是那种既得利益者,还要回过头来嘲笑没挤上车的人“不够努力”或者“眼光不行”的傲慢。
这一次Tim的翻车,其实是个好事。
它给所有的网红、大V、所谓的精英们提了个醒:
时代变了。
那个可以肆无忌惮地拿穷人开涮、可以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互联网,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没有绝对的安全岛。
如果你不能真正地沉下心来,去理解普通人的苦难,去共情大众的情绪,而只是想着怎么搞流量、怎么立人设、怎么变现。
那么,不管你爹是谁,不管你有多少粉丝,不管你拿过多少奖。
翻车,只是早晚的事。
![]()
最后,我想对Tim说一句:
你确实不是坏人,你只是太幸运了。
幸运到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生存”。
别再玩那种“微服私访”的游戏了,真正的民间疾苦,你演不出来,你也看不懂。
好好做你的数码测评,好好卖你的衣服,如果真的钱多得没处花,多做点公益,多帮帮那些真正的“快递员子女”上学,哪怕是多给员工发点工资,也比去相亲角恶心大妈要强一万倍。
这才是你该有的“实力”。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