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紧贴苏皖省界线并宣告“全面融入南京”的马鞍山市常被人们误以为属于江苏,甚至还有说法称马鞍山是由南京划出来的。马鞍山自1956年设市以来一直是安徽的一个省辖市,行政区划归属上与江苏并无瓜葛。但是,虽然马鞍山市不属于江苏,江苏境内却有马鞍山,这又是怎么回事?其实,江苏的马鞍山就是字面含义——形状如马鞍的山。并且这样的山不止一座,“马鞍山”是一个群体。
![]()
山体起伏似马鞍
2025年,南京马鞍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南京成为双机场城市。不明就里的人们可能还以为这座机场建在了安徽马鞍山市,不想这个“马鞍”却是六合区的马鞍街道。马鞍街道因地形而得名,境内有一座马鞍山,附近的村落还叫作马鞍山村。与马鞍山市相连的南京市不止这一座马鞍山。“马鞍山”也出现在江宁区,它地处宁镇山脉西南端,在当今似乎名气不大,但曾经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就位于这里,马鞍山过去便叫作祈泽山。再往南,溧水区和高淳区也矗立着马鞍山,溧水马鞍山位于洪蓝街道,142米高的高淳马鞍山则地处固城镇境内。
以上几处马鞍山均位于南京市郊区,城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南京鼓楼区有一处老小区直接叫作“马鞍山”,附近还有一条马鞍山路,这是南京市对安徽马鞍山市“真爱”的体现吗?当然不是,城区的“马鞍山”地名比安徽马鞍山市的设置早了近千年,南京现存最早的官修地方志《景定建康志》也提到过它。这座位于古林公园一带的山岗曾是周边历史文明的见证者,与清凉山、幕府山、狮子山齐名,其东侧的同名小区和道路都因它而得名。
离开省城南京,我们沿江顺流而下探索其他的“马鞍山”。离南京不远的镇江丹徒有一处“马鞍山”,它与其他诸多小山构成了当地著名的十里长山景区。丹徒城区有一条马鞍山路,也因此山而得名。继续向东进入常州,常州古称“延陵”,顾名思义,丘陵连绵不断,其间同样存在一座马鞍山。在常州武进区东北部的横山桥镇与天宁区郑陆镇交界处,有三座连在一起的小山,古称“三山”,旁边的河流也因此叫作三山港,“三山”分别为石堰山、马鞍山、陈墩山。
![]()
常州“三山”及三山港
常州东侧的江阴有两座马鞍山,西边的一座靠近常州,为秦望山北侧的支脉。另一处靠近城区的则位于江阴要塞,是江阴黄山的一座山峰。顺着滔滔江水继续前进,江苏最东的“马鞍山”出现在了南通江岸。南通的狼山远近闻名,除狼山以外,南通还有四座小山,统称“五山”,马鞍山就是其中之一。马鞍山海拔大约50米,山上有一座虞楼,是张謇为纪念恩师翁同龢而建。令人意外的是,马鞍山西侧的另一座小山黄泥山竟然也曾被叫作过“马鞍山”,当黄泥山被命名“马鞍山”的时候,当时的马鞍山则被称为塔山。
![]()
南通马鞍山
不过,如果要瞻仰江苏名气最大的“马鞍山”,我们就需要来到“县域经济第一城”昆山。位于昆山市中心的马鞍山是昆山的唯一山丘,目前正式称谓为玉峰山,旧时的一些文献还直接称其为“昆山”。其实,“马鞍山”是此山最著名的称谓。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绘有《昆山马鞍山图》,在当时,“马鞍山”便已是主流名称。在今天,这座山周边的马鞍山路、马鞍山社区均使用了“马鞍山”之称,足见“马鞍山”之名根深蒂固。马鞍山虽不足百米,却是昆山的象征,堪称昆山市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地标。
![]()
在昆山马鞍山路远观马鞍山
江苏很多山名气虽大,但普遍低矮。要欣赏比较高挺的“马鞍山”?我们离开沿江平原,来到江苏南端真正的山区——宜溧山地。这边的地形与江苏常见的平原地貌大相径庭,江苏前八位高山中有六座地处宜溧山地,317.7米的马鞍山也隐匿其中,尽管它的高度在宜溧山地并不起眼,却是江苏所有“马鞍山”中海拔最高的。
江苏的最北端地势同样很高,徐州的相山山地与连云港的云台山脉为两大山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耸立着一座马鞍山,历史上还有“虎逐马弃鞍”的传说。连云港赣榆区拥有一座著名的抗日山,原名马鞍山,1944年因抗日英烈的永驻而更名为抗日山。虽然马鞍山之名已成为历史,但在抗日山的简介里,总会提及“原名马鞍山”。如果考虑“曾用名”的话说,淮安盱眙县历史上同样有一座非常著名的“马鞍山”,这座马鞍山便是《西游记》中提到的“盱眙山”。如此,江苏“十三太保”中大部分拥有“马鞍山”,其中又以南京为最。
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山在特定视角下也像马鞍山,比如从南京紫金山北部的板仓一带仰望这座名山,不经意间会“发现”紫金山竟然也可以是“马鞍山”,“南哥”与“小马”的亲密看来是命中注定。
![]()
特定视角下,紫金山变身“马鞍山”
其实不仅江苏,在全国各省区,“马鞍山”都比较常见。为什么“马鞍山”之名如此受欢迎呢?首先,这种山体中间凹陷两头翘起,是典型的褶皱地貌,在自然界中较普遍。其次,人们很多时候喜欢以象形命名山丘,凹陷的鞍部连同两个山峰就会被人们普遍称为“马鞍山”。在不计其数的马鞍山中,凭借项羽传说与矿产优势,皖南名山马鞍山脱颖而出,“马鞍山”从山名跃升为工业城市之名,成为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象征。
原标题:《马鞍山,在江苏》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本文作者:黄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