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成了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星的新宠,更打入了Costco和Lowe's上千家连锁门店成为美国社区主妇的买菜助力车!
不卷排量,不拼自动驾驶,却在北美市场创造了高达45.2%毛利率的奇迹!
以“工程师”自居的浙江人胡晓明究竟是用了什么“神奇魔法”,把中国人眼中的“老头乐”,做成了美国家庭的“第二辆刚需车”?
其实就是两个字:痛点!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太阳湖城退休社区,每天清晨,75岁的罗伯特先生都会驾驶他的中国制造康迪高尔夫球车前往社区超市购物。这辆看似普通的高尔夫球车如今已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不仅可以行驶在球场、社区,更是他去拜访邻居、取药、寄信的首选座驾。
过去几年,康迪科技凭借在北美市场开拓出的渠道优势,其电动高尔夫球车和多功能越野车(UTV)成功打入Costco、Lowe's等上千家北美连锁商超,这些车型60%的购买者将其作为社区短途代步工具,还直呼真香!
![]()
当中国电动车企在乘用车领域卷价格、卷技术时,康迪科技却在北美市场用其精准的差异化定位杀出一条血路。
事实上,胡晓明对这一市场的判断极其精准,其潜力远超外界想象。
北美非公路车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80亿美元,全球市场更将达到229亿美元。而电动化渗透率尚不足20%,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康迪科技董事长董学勤曾点明其核心策略:“在美国,驾驶电动高尔夫球车作短途代步,已经演变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康迪科技的产品适应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德州的农场还是加州的社区,其产品都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
以K32为代表的 (电动皮卡形态)车型在农场、大型庄园、工业园区等区域帮助货物运输、巡逻巡检,高效完成任务;而高尔夫球车则成为社区短途代步工具,精准切中了美国人的“懒人出行”痛点,这种灵活性是康迪在北美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更比传统中国车企领先的是,当别的车企还在为“中美关税”头秃,康迪科技早就在美国本土建立了工厂。2025年5月,康迪科技位于德克萨斯州加兰市的工厂正式投产,这座工厂是康迪应对贸易壁垒的智慧解决方案。
本土化生产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得州、佛州、加州......康迪科技全部实现了“美国造、美国卖”!
中国大陆、台湾、越南工厂同步投产,中国总部专注研发,中、美、东南亚的三角供应链阵型产能拉满!
渠道建设上,康迪也展现了独特的创新力,如今北美上千家连锁零售门店,康迪都构建了广泛的销售网络。这种渠道选择具有多重优势。一方面,商超渠道大大降低了市场进入成本,使产品能够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另一方面,这种“即看即买”的购物体验正好契合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更令人称道的是康迪在品牌建设上的创新。公司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合作,推出32支球队的联名限量款高尔夫球车,将产品从工具属性成功提升为生活方式载体。当美国消费者开着印有自己支持球队标志的高尔夫球车在社区穿行时,康迪品牌自然融入了当地文化。
![]()
在社交媒体上,#GolfCartCommute(高尔夫车通勤)话题阅读量飙至千万级,许多美国家庭主妇在TikTok上分享使用康迪高尔夫球车接送孩子、购物的视频,无形中成为品牌的最佳代言人。
2025年上半年,康迪科技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5.2%,较2024年同期的31.7%增长13.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超过了许多主流车企。
毛利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康迪科技成功的战略调整。公司主动削减了低毛利产品线,将库存周转周期压缩,从供应链里“榨”出效率。同时,营销费用同比砍掉35.8%,而研发投入则逆势提升48.5%至250万美元。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司的盈利状况。
根据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康迪科技在北美市场销售额已突破5亿人民币,其中电动高尔夫球车贡献了主要收入。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毛利率攀升至45.2%,现金储备达2.567亿美元,为未来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康迪科技的北美故事是中国制造出海的一个新范式。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的商业真理,成功不在于追逐最热的风口,而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赛道。证明了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精准定位、供应链创新和渠道建设,在细分市场打造竞争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