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十五五” 规划《建议》的战略指引下,科技创新被赋予 “自立自强” 与 “高水平” 的双重要求,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从 “跟跑追赶” 向 “并跑领跑” 的阶段跨越。本文基于 “内涵 - 机制 - 主体” 的分析框架,从 “高水平” 科技创新的多维内涵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支撑、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赋能三大维度,系统剖析科技创新的宏观逻辑与实施路径。
一、“高水平” 科技创新的多维内涵与价值导向
“高水平” 科技创新是一个涵盖原始创新、融合创新、成果转化等维度的综合体系,其核心是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构建引领性优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原始创新能力:“从 0 到 1” 的引领性突破
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根基在于原始创新,即产生开创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原理。这要求在量子科学、脑科学、深空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科研人员突破传统认知边界,摆脱对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奠定原创性理论基础。唯有实现 “从 0 到 1” 的突破,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融合创新能力:多领域技术的集成与协同
单一技术突破难以满足复杂市场需求,高水平科技创新需具备技术集成与融合创新能力。例如,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领域,通过技术间的协同效应创造全新功能与性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升级与效率变革,实现 “1+1>2” 的创新价值倍增。
(三)成果转化效率: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价值闭环
科技创新的最终价值在于经济社会效用的实现,因此 “高水平” 需体现为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这要求建立健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体系,缩短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产品的转化周期,使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社会解决发展难题,形成 “创新 - 应用 - 反馈 - 再创新” 的良性循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作用与完善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特征,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的系统支撑,同时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制设计,提升攻关效率。
(一)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价值:资源、协同与抗风险
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抗外部风险三方面。在资源整合上,它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集中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协同创新上,构建跨领域协同机制,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抗风险上,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有效应对技术封锁、贸易限制等外部挑战,保障国家科技安全与经济稳定。
(二)当前体制的完善方向:市场与政府、生态与人才
新型举国体制需在四方面优化:一是平衡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或市场作用不足,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同时强化战略规划;二是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四是健全评估与监督体系,设计科学的项目评估指标,动态监测实施过程,确保攻关目标落地。
(三)技术突破的实施路径:跨学科、平台与国际合作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聚焦三个方向:一是跨学科融合,突破机械工程、AI、材料学等学科壁垒,提升实时计算与低延迟响应能力;二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研发平台,降低企业创新门槛;三是参与国际科技治理,主导或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在全球科技合作中提升话语权,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速技术迭代。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策赋能与资源集聚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 “十五五” 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需通过政策组合拳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一)现有政策的双轮驱动:研发加计扣除与政府采购
两项举措形成 “降成本 + 拓市场” 的协同效应: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直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激励企业加大投入,尤其利好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为企业创造稳定市场需求,降低创新风险,同时通过高标准技术要求倒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
(二)新增举措的多维支撑:科技计划、平台与金融
除现有举措外,还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建立企业导向的科技计划体系,增设企业专项科技计划,提高企业在重大科技项目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二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创新平台开放共享;三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产品,设立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创新资金压力。
(三)创新资源集聚的实现路径:政策、产学研与服务平台
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需多管齐下:一是优化政策环境,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吸引创新资源流入;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流动;三是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降低创新门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结语
“十五五” 科技创新的 “高水平自立自强”,是一个涉及原始创新、体制机制、主体活力的系统工程。从内涵上看,需实现原始创新、融合创新、成果转化的协同提升;从机制上看,需依托新型举国体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持续完善体制设计;从主体上看,需以政策赋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