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引发了一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风暴。
作为全球光刻机巨头,11月16日,阿斯麦(ASML)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凯首次对此事件公开表态。
他的言论不仅让外界重新审视荷中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让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而更引人关注的是,在政府干预之下,欧洲车企已经采取自发行动,绕开荷兰政府,将晶圆运至中国加工,再返回欧洲。
这场问题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格局。
阿斯麦CEO富凯在荷兰电视节目中表示,荷中围绕安世半导体的问题表明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同时强调对话在防止问题升级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这次事件的关键在于沟通,而荷兰政府的干预可能让局势“反过来了”。
尽管富凯表示这场危机的最严重时刻已经过去,短期内不会对阿斯麦造成影响,但他也强调,各方需要展现责任感,共同维护半导体产业的稳定。
![]()
与此同时,欧洲车企的应对方式也成为焦点。
为了应对芯片短缺,欧洲车企绕开荷兰政府,从安世半导体的欧洲晶圆厂提取半成品芯片,运往中国东莞封测工厂完成后续加工,再返回欧洲。
这种“秘密通道”的行为显示出市场的灵活性,也表明全球供应链正在自发调整,以应对政府干预带来的不确定性。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警告,如果芯片供应问题持续,欧洲汽车生产线可能面临停摆风险。
为了避免这一局面,车企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方式,绕过政府干预,保障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这一行为无疑对荷兰政府的政策形成了反制,也凸显了市场调整供应链的能力。
![]()
在这场风波中,中国政府的迅速反应也备受关注。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已同意荷方派员来华磋商,并愿意与荷方共同努力,尽快解决当前危机。
同时,中国对部分符合条件的相关出口豁免政策已经初见成效,帮助缓解了全球汽车产业的“芯片焦虑”。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也在社交媒体上确认,中国的豁免政策正在为欧洲汽车行业恢复关键芯片供应。
除了国际博弈,安世半导体内部的矛盾也浮出水面。安世荷兰指责安世中国管理层存在库存管理问题,并拖欠东莞封测工厂高达10亿元人民币的货款。
然而,安世中国强烈驳斥这一指控,称其为恶意抹黑。这一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也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安世半导体的产品虽然技术门槛不高,但其车规级芯片对汽车产业至关重要,广泛应用于安全气囊、车灯等基础功能。然而,这场问题暴露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干预下的脆弱性。
欧洲车企的“绕道”行为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更多企业可能选择类似方式应对政府干预,全球供应链的格局或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阿斯麦CEO的表态释放了缓和信号,但供应链重组的风险依然存在。如何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维护供应链稳定,将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荷兰政府的干预到市场的自发调整,再到中国的迅速反应,这场围绕半导体的问题不仅关乎一国或一企,而是全球供应链安全的缩影。
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如何在博弈中找到平衡点,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