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所展现的照片受文件大小限制并非原图
这是一次一改再改的短途旅程,从当天往返变成5天4晚,也是很神奇的。最先是接到一个去成都体验的活动邀约,重庆到成都坐高铁不到两小时,因此决定当天往返。接下来,同行的小伙伴想跟成都的朋友约个饭,那就住一晚再返渝吧。然后,想到朋友难得一聚,那就在成都周边小耍一下,结果高铁改自驾,行程直接做成了一次5天4晚的短途自驾游——也好,反正来都来了!
最先考虑到的问题是这几天刚好遇上成都的中小学放秋假,估计周边各大景点肯定是爆满的状态,所以我们的行程一定要避开出游的大部队,另辟蹊径,只去人少的地方,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最美的风景也不一定在终点,路上的景色同样精彩。
![]()
结束了成都工作后,一早我们就驱车往九寨沟方向行驶,当然不是去九寨沟景区,后来得知景区的自驾车已经排了10公里的长队了。经过接近6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距离九寨沟景区还有1小时车程的九寨沟县住下。下午登上聚宝山去参观风成寺——这是一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汉传佛教寺院,建在山顶,地势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县城全景,周围草木葱郁,环境清幽。这座寺庙不大,建筑我也没觉得特别出彩,但登山途中和寺庙后山的风景却让我很是惊喜。
![]()
寺庙大门蹲守着一只很有灵性的小猫,小撸一下,它竟然跟着我们往上爬了一截石阶后才钻进旁边的草丛和同伴汇合,似乎在为我们引路。我用vivo X300的抓拍模式捕捉到了几张它的俏皮,不管是转头还是打哈欠的瞬间都能清晰呈现,包括它上窜下跳的动作也能完美定格。X300的抓拍模式很适合拍运动、孩子玩耍和宠物嬉戏的场景,稳定且精准,并且还支持1X(等效焦段23mm)、2X(等效焦段46mm)和3X(等效焦段70mm)的焦距拍摄,适用的场景很多。
而保证这些动态抓拍清晰精准的是它的“蓝图极限追焦引擎”。这套引擎由vivo自研的X-Track追焦算法和与联发科联合定义的影像超能效NPU共同构成,软件算法负责预判运动轨迹,专属的硬件NPU则提供澎湃的实时算力,确保焦点能够死死地锁定在高速运动的主体上。
![]()
虽然立冬了,但气温不算很冷,山上的树叶还处在半红半黄间,少部分树叶开始变红了。虽然我这次用的是X300系列的标准版,但它的这颗5000万像素LYT-602潜望长焦镜头却刷新了我对标准版长焦影像的认识,在2X和3X焦段下,每片树叶的形状、边缘的锯齿和不同深浅的颜色都拍得很精准,保留了更多的细节,影调也有旗舰级的水准,就算有AI介入,画面呈现也很自然。
![]()
站在寺中可以看到县城的大半街景,长焦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就很明显,3X焦段5000万像素拍摄的县城依山谷而建,主路顺着山谷的方面延伸,每栋建筑颇有年代感,这就是国内五六线城市的街景。夜幕降临后,街道并没有太多的灯光和车辆,虽然10X焦段只支持1400万左右的像素,但仍然能把灯牌和车灯拍得比较清晰,各种灯光的颜色也能明显区分开。
![]()
绕过风成寺的主殿,我们走到一处僻静之地,这里有一条延着山脊而建的登山步道,乍看还有点长城的意思。山两侧的植被以这条步道分界,左侧稀疏单调,右侧茂密多彩,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1X拍的是山势走向,2X拍的是步道全貌,3X拍的是每级石阶的细节,而10X则拍的是隐藏在各种高山植被中步道蜿蜒的态势,各有特色。
![]()
vivo X300主摄采用蔡司2亿像素蓝图HPBlue传感器,拥有1/1.4英寸的底和F1.68大光圈,支持CIPA 4.5级防抖,虽然最高的2亿像素只支持1X焦段,但拍摄完毕后放大看每个细节都可以清晰呈现,轻松实现二次构图。像上面提到的在拍县城街景和后山步道时,就能通过2亿像素直出一张照片,然后后期自由裁剪出想要的部分。我觉得这个对不擅长构图的新手来说很实用,随手无脑拍一张,后期慢慢细琢,不用在拍的时候耗时间去想怎么构图。
![]()
![]()
![]()
在九寨沟县城休整一晚后,我们出发前往海拔2000多米的神仙池,这里没有九寨沟和黄龙那么大的名气,但却兼具了这两者的景观特色,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少。途中的景色同样出彩,错落有致的山脉,层层叠叠的山林,还有如仙境般的云雾缭绕,呈现出了一派别样的高原美景。
![]()
途中小憩,看到的乌鸦掠过,赶快抓拍,虽然X300的抓拍模式最高只支持3X焦段,不能近距离拍摄乌鸦,但放大后仍能看到乌鸦的身形和翅膀羽毛的轮廓。
![]()
在盘山路上,雪越下雪大,道路两侧积雪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有些路段只剩仅供单车通行的中间一段没有结冰,加上我们的车没有上防滑链,我越开越担心,能见度也越来越低,在心惊胆颤的开过了最难的28道拐外,我终于决定放弃前往神仙池,下山返回,安全第一。
![]()
28道拐处的积雪够多,我们这些难得见雪的南方人也趁机可以在雪地里撒会欢了。拍雪景也是检验手机影像是否优秀的一个环节,纯白色的雪不是白芒芒的一片,泥土、石块和枯草交杂在一块,既要拍出各自的细节,又要呈现出积雪的厚度,X300在雪景中的表现不错。唯一遗憾的是,当时我已经冻得手脚冰凉,忘记选择5000万像素,不够该有氛围感还是有的。
![]()
下山途中路看到一处溪水,迅速停车,疾速出片。正好试试X300时光慢门中的行云流水效果,找到角度,拿稳手机,不用三脚架,8秒左右就能把溪水拍出丝绸状的效果,意境这块没得说。
![]()
说到意境,就一定要试试X300的电影感三拼效果。这个功能只支持在2亿像素下运行,选择后直接拍摄,系统会自动分析画面并选取这张超高像素照片部分画面,生成三拼效果,通过二次构图拼接叙事,让照片有了更多维度的表达。
![]()
我们下一站是雪山梁观景台,路过一个藏村,我们就喜欢找这种没有游客的地方,随手一拍就能出片。在传统的转经筒、落叶的小道、飘动的经幡和热乎的酥油茶中都能体会到远离喧嚣都市的放松。
![]()
![]()
![]()
雪山梁观景台的海拔有3800米,我已经有点轻微的高反症状,头晕轻痛、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不过,既然都到这里了,怎么着也得出两张片。雪山上的经幡在白雪和雾气的映衬下,比山下的经幡色彩对比更浓郁,视觉冲击力更强,似乎多了一丝空灵圣洁之感。远处的雪山没有被白雪完全覆盖,山脉的起伏和山势的形态得到了完整的呈现。站在观景台上,吸着氧也要感受一下高原山脉的气势。
![]()
下山后的风景又恢复到了半绿半黄的色彩,层次不同的树林呈现出多彩的颜色,一年四季所对应的颜色同框了。在色彩表现这块,蓝厂的实力一直都是值得信赖的。
我们在松潘县城休息了一晚后驱车回到成都,好友组了个局,又是吃吃喝喝的一晚。
![]()
第二天,我们就往重庆方向出发了,进入重庆境内后路过铜梁的安居古城——这座古城的历史相当悠久,汉代形成村落,隋唐时期建县,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是一座体系保存完整、规模庞大、非常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风水古城。这里还出过多位礼部尚书、封疆大臣、翰林大学士,革命先辈也曾在这里生活过。古城里并没有多少游客,所以特别安宁,这种恬静闲适的生活氛围才是古城应该有的。
![]()
抓拍一下当地传统小吃冲冲糕的制作过程,操作看似简单,但要自己上手还肯定得手忙脚乱——典型的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
古城的小猫小狗也不怕陌生人,随意地坐在门前,或者蹲在墙角,甚至直接爬在老街中间,打望着过路的行人。从X300的镜头中捕捉到这些萌宠悠然自得的神态,我突然心生羡慕,想到了最近在网上很火的那首歌《来生做一只猫》,是不是有同感了……
![]()
这座古城保留了很多老建筑,特别是几处牌坊和城门楼都维护得相当不错,历经岁月的沉淀依然完好,每块砖、每片瓦都在诉说着时间的变迁。
![]()
远处的白塔位于涪江对岸,肉眼肯定是无法看清的,用X300长焦镜头拍出的白塔照片,通过AI算法不仅能清楚地看到楼层,每层的门窗和飞翘的屋檐也被还原出来了,只不过塔尖在算法后丢失了部分细节——瑕不掩瑜,我觉得作为一款非影像旗舰的标准版手机,vivo X300的长焦在清晰度方面已经和我同时携带的另一款影像旗舰手机不相上下了,但X300便宜了3000多元。
这次的整个行程是临时起意,没有太细的规划,有遗憾也有惊喜,虽然没有在记录下计划之地的美景,却也在随性中找到了属于这份初冬的安宁。人少景美是此次行程的最大收获,同行的小伙伴个个都满载而归——“载”的不是当地的特产,而是我在每处拍下足够他们发圈的人像照片,从他们已经把照片当成手机屏保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此行的满意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