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的便捷性让其成为上班族的饮食首选,但长期食用外卖易陷入高油、高盐、高糖的“三高一低”饮食陷阱,进而引发水肿、血脂异常、肠胃不适等亚健康问题。多数外卖为追求风味,烹饪时会加入过量油脂和盐分,而上班族因缺乏专业点餐技巧,难以避开这些隐患。事实上,通过科学的点餐方法,即使吃外卖也能实现低油低盐摄入。以下从外卖高油高盐的危害与误区、科学点餐核心原则、具体点餐技巧及实操补充四个方面,为外卖党提供完整的健康点餐指南。
一、外卖高油高盐的隐形危害:亚健康的“隐形推手”
外卖中的油盐含量远超每日推荐摄入量,长期累积的危害不仅停留在表面的体重增加,更会逐步侵蚀身体机能,且很多危害因隐蔽性强而被忽视。同时,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进一步加剧了油盐摄入超标问题。
![]()
油脂摄入过量的核心危害在于引发代谢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而一份普通的炒青菜外卖油脂含量可达40克以上,炸鸡、盖浇饭等品类更是高达60-80克。多余油脂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堆积在血管壁,增加高血脂、脂肪肝风险,同时减缓肠胃蠕动,导致便秘和消化不良。盐分摄入超标则会破坏体内水盐平衡,引发晨起水肿,长期每日盐分摄入超过6克(约一啤酒瓶盖),会增加高血压、肾脏代谢负担,还会刺激胃黏膜,诱发胃炎。
常见的认知误区进一步放大健康风险。“只要不选辣的就是清淡”是典型误区,很多不辣的菜品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为调味会加入大量食用油和酱油,盐分和油脂含量远超麻辣菜品;“汤泡饭更入味”的习惯也暗藏隐患,外卖汤品尤其是浓汤、骨汤,往往含有大量浮油和盐分,泡饭会让这些成分快速附着在米饭表面,加速吸收;此外,认为“少吃饭多吃菜就健康”也不科学,部分外卖菜品油脂含量远超主食,单纯增加菜品摄入反而会导致总热量超标。
二、科学点餐的核心原则:从源头控制油盐摄入
低油低盐点餐并非单纯追求“无油无盐”,而是在保证风味的前提下,将油盐摄入控制在合理范围。核心原则围绕“选对品类、明确要求、优化搭配、避开雷区”展开,这四大原则是后续具体技巧的基础。
1. 优先选择低加工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直接决定菜品的油盐含量,蒸、煮、炖、凉拌、烤(非油炸)等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额外油脂添加,而煎、炸、炒、红烧等方式需大量用油炒香调料或实现口感,油盐含量通常是前者的3-5倍。点餐时需优先锁定采用低加工烹饪的商家,从源头降低油盐摄入。
![]()
2. 主动明确备注油盐需求
外卖商家默认的烹饪油盐量是针对大众口味设定的,主动备注“油盐减半”“少放酱油”“汤汁分离”等要求,能有效减少约30%-40%的油盐摄入。需注意备注表述要具体,避免模糊的“清淡点”,明确的要求更易被后厨执行。
3. 构建“主食+蛋白+蔬菜”均衡搭配
单一菜品往往存在营养失衡问题,比如纯主食类外卖缺乏蛋白质和纤维,纯肉类外卖油脂过高。均衡搭配能通过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延缓油盐吸收,蛋白质增强饱腹感减少总食量,从而间接控制油盐摄入。理想搭配比例为:主食占比30%、优质蛋白占比30%、蔬菜占比40%。
4. 避开高油高盐“雷区”品类
部分外卖品类因烹饪特性注定油盐含量超标,如盖浇饭(菜汤浸泡米饭)、油炸类(炸鸡、炸薯条)、浓汤汁类(酸辣汤、胡辣汤)、加工肉制品类(香肠、培根套餐)等,这类菜品即使备注少油少盐,油盐含量也难达健康标准,需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频率。
三、4种低油低盐点餐技巧:实操性强,直接套用
结合核心原则,提炼出4种可直接套用的点餐技巧,涵盖品类选择、备注方法、搭配策略和避坑要点,适配中餐、西餐、简餐等不同外卖场景,兼顾便捷性和健康性。
1. 品类筛选法:按烹饪方式“对号入座”
点餐时先通过菜品名称判断烹饪方式,锁定低油低盐品类。中餐优先选蒸菜类(如清蒸鱼、蒸排骨)、白灼菜类(白灼菜心、白灼虾)、凉拌菜类(凉拌黄瓜、凉拌木耳),这类菜品平均油脂含量低于10克/份,盐分含量低于3克/份;西餐优先选烤鸡胸肉沙拉(酱汁分开装)、意面(要求橄榄油炒制且少盐)、水煮蛋套餐,避开奶油意面、炸猪排等品类;简餐优先选杂粮饭搭配清炒时蔬和卤味,卤味需选无明显浮油的品类如卤牛肉、卤豆腐。
![]()
以中餐点餐为例,具体组合可参考:清蒸鲈鱼+白灼菜心+杂粮饭,该组合通过蒸和白灼的烹饪方式控制油脂,杂粮饭提供膳食纤维,整体油盐含量远低于炒肉+炒饭的组合。
2. 备注精准法:用具体话术提升执行率
模糊的备注难以被后厨有效执行,需采用“具体要求+执行方式”的话术。针对不同品类的备注模板如下:炒菜类备注“油盐减半,调料少放,出锅前淋油环节省略”;汤品类备注“浮油撇去,盐分减半,汤和食材分开装”;主食类备注“米饭少煮1/3,搭配1份清水煮蔬菜”;沙拉类备注“酱汁单独装,仅提供1/2分量,蔬菜不额外淋油”。
数据显示,采用具体话术备注的订单,油盐控制达标率比模糊备注高60%。同时,可在备注后添加“健康需求,感谢配合”,提升商家配合意愿。
3. 搭配平衡法:“1主食+1蛋白+2蔬菜”组合
采用固定的“1+1+2”搭配公式,即1份优质主食、1份优质蛋白、2份不同种类蔬菜,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油盐。优质主食优先选杂粮饭、荞麦面、玉米等粗粮,替代白米饭、白面条;优质蛋白选清蒸鱼、卤牛肉、水煮蛋、豆腐等,避免油炸肉、肥肉;蔬菜选1份绿叶菜(如菠菜、生菜)和1份菌菇类(如香菇、金针菇),菌菇类膳食纤维含量更高,控油效果更优。
具体组合案例:杂粮饭(1份)+ 卤牛肉(1份)+ 清炒菠菜(1份)+ 凉拌香菇(1份),该组合总油脂含量约15克,盐分含量约4克,符合每日推荐摄入量的单次占比要求。
4. 避坑避雷法:3步排除高油高盐选项
第一步看菜品名称,含“炸、炒、红烧、油焖、香酥”等字眼的直接排除,这类词汇代表烹饪时需大量用油;第二步看菜品图片,表面有明显浮油、光泽异常油腻的菜品排除,比如表面泛油光的炒青菜、裹着厚面糊的炸物;第三步看套餐搭配,包含“浓汤+主食”“加工肉+主食”的套餐排除,浓汤中的油盐会通过主食被大量吸收,加工肉本身含盐量极高。
若实在想吃偏口味的菜品,可采用“减半食用+搭配清水”的方式,比如吃一半麻辣香锅后,搭配1杯清水漱口,减少口腔残留油脂和盐分的摄入,同时后续不再食用其他主食。
四、实操补充:外卖食用与长期习惯养成技巧
除了点餐环节,外卖的食用方式和长期习惯养成,能进一步提升低油低盐效果,避免因细节疏忽导致油盐摄入超标。
1. 食用前“去油去盐”处理
收到外卖后,先用勺子撇去菜品表面的浮油,汤品类直接倒去表面1/3的浮油;将炒菜类菜品放在漏勺中,用温水轻轻冲洗10秒,可去除表面约20%的盐分和油脂,且不会过多影响风味;盖浇饭类先将菜和饭分开,只取1/2的菜汤拌入米饭,避免全部汤汁浸泡。
2. 利用平台工具辅助筛选
主流外卖平台已上线“健康餐”“轻食”等分类标签,这类标签下的商家通常有固定的低油低盐烹饪标准,可优先选择;同时查看商家“营养成分表”(部分平台已要求商家公示),选择每100克菜品脂肪含量低于10克、钠含量低于600毫克的菜品;优先选择评分中“口味清淡”“油盐适中”评价占比高的商家。
3. 长期习惯:固定周期搭配自制餐
每周安排2-3天自制简餐带到公司,如煮玉米+水煮蛋+凉拌蔬菜,既能完全控制油盐,又能让肠胃适应清淡口味,减少对重口味外卖的依赖。自制餐无需复杂烹饪,前一晚提前准备好,第二天加热即可,耗时不超过10分钟。
![]()
上班族外卖党的健康饮食,核心在于掌握科学的点餐技巧,而非完全拒绝外卖。通过品类筛选、精准备注、均衡搭配和避坑避雷这4种技巧,能有效将外卖的油盐摄入控制在健康范围。长期坚持低油低盐的外卖饮食,配合适当的餐后活动,能逐步改善水肿、肠胃不适等亚健康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从每周2-3次的健康点餐开始,逐步养成习惯,让外卖成为便捷且健康的饮食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