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小莫看国际,小莫这篇国际评论,主要聚焦高市早苗政权的激进操作,看看日本在涉台言论、核政策和军事改革上的连环动作,如何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又引发了全球哪些警惕。
高市早苗一句涉台争议言论,如同投入中日关系的巨石,日本外务省官员紧急赴华沟通却无意收回表态,国内反对声浪此起彼伏,国际社会密切关注这一可能改写东亚安全格局的动向。
![]()
涉台言论引爆危机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暗示日本可能以“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这一突破战后外交底线的言论瞬间点燃导火索。
尽管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金井正彰11月17日启程赴京,计划18日向中方说明情况,但多方信源显示,日方并无撤回相关表态的意愿。
这一言论在日本政坛引发强烈反弹,野田佳彦、鸠山由纪夫、石破茂三位前首相接连发声反对。
![]()
鸠山由纪夫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不应介入”,直言该表态本质是借煽动危机扩张军力。
路透社注意到,日本政府内部也存在明显分歧,多名资深官员私下警告,在台海问题上轻率表态将让日本陷入“战略困境”。
国际舆论同样高度关注!《华尔街日报》分析称,高市政权的涉台表态并非孤立行为,而是其推动日本“安保转型”的重要一步,试图借地区紧张局势突破战后束缚。
BBC则援引区域安全专家观点指出,日本介入台海问题的言论,严重违背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默契,将使东亚地区的战略平衡面临严峻挑战。
![]()
危险转向!核政策与军事改革
高市政权的激进路线远不止涉台言论,其在核政策和军事领域的异动更引发国际社会警惕。
“非核三原则”的松动,核共享争议浮出水面1967年确立的“不持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则”,是日本战后和平发展的核心标志。
![]()
但共同社11月15日披露,高市内阁正探讨修改“不引进”条款,为美国核力量进驻日本铺路。 外媒深挖背后隐忧。
《纽约时报》指出,这一举措本质是谋求与美国“核共享”,效仿北约模式让美军核武器部署日本。
历史资料显示,冷战时期美国曾在冲绳部署1300件核武器,直到1972年才撤出,而佐藤荣作政府曾与尼克松达成“紧急事态下默许美军运进核武器”的密约。
![]()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警告,若修改相关原则,最可能的形式是美军F-35隐形战斗机携带核武器部署驻日基地,与日本实现“核共享”。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的“核潜力”,《外交政策》杂志披露,日本2023年储存的47吨分离钚足以制造数百枚核弹头,作为“核门槛国家”,其最快半年即可造出核武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日方作为核爆受害者,如今却妄图引入核武器,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危险信号。
二是军衔“复古”引争议,军国主义阴魂遭批判11月12日,日本媒体曝光高市内阁计划2026年内修改自卫队军衔制度,恢复“大佐”等战时称谓。
这一举措在海外引发强烈质疑,《联合早报》评论称,看似简单的称谓改动,实则是让大日本帝国的符号“登堂入室”,意图模糊乃至抹消军国主义历史罪责。
曾任日本文科省高官的前川喜平向《东京新闻》直言,欧美国家或许不懂汉字背后的历史隐喻,但汉字圈国家绝不会忽视这一“招魂”举动。
![]()
韩国《中央日报》更是直接批评,日本在未彻底清算战争罪行的情况下恢复战时军衔,是对亚洲受害国的公然冒犯,将加剧地区国家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担忧。
![]()
日本自食苦果
高市政权的强硬路线已快速转化为现实损失,中国的反制措施让日本相关产业遭受重创,这一情况被外媒持续追踪报道。
中国外交部11月14日提醒公民避免赴日,教育部随后发布留学预警,多家航司开通免费退改通道。
![]()
《朝日新闻》11月17日报道,东京股市入境游相关股票开盘暴跌,寿司郎等餐饮品牌、多家酒店和百货商店股价大幅下挫。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赴日游客达930万人次,占日本入境游市场的核心份额。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木内登英向彭博社测算,若中国赴日游客减少25%,日本将损失2.2万亿日元,GDP直接下降0.36%,而日本全年GDP增长目标仅为0.6%。
![]()
共同社证实,中国多家旅行社已取消全部近期赴日游产品,航司也接到大量旅行团取消订单。
文化交流遇冷,民间互信受损 文化领域的冲击同样明显。
财联社援引业内消息称,原定于年底在中国内地上映的两部日本影片已宣布撤档,票房成绩亮眼的《鬼灭之刃》剧场版也不会获得密钥延期。
《日经亚洲评论》分析指出,文化交流是中日民间互信的重要纽带,当前的冷却趋势若持续,将进一步侵蚀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的反制措施只是开始。
![]()
《南华早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若日方不改变强硬立场,反制可能扩展至海产品进口等领域,届时日本农业、渔业将面临更大冲击。
国际观察:高市政权的“强硬”难持续 对于高市政权的未来,国际舆论普遍持谨慎态度。
《金融时报》指出,高市早苗虽辩称“错误在于发言场合”,拒绝撤回涉台言论,但最新民调显示,48%的日本民众不支持日本在台海动用“集体自卫权”,支持率仅为33%。
![]()
11月15日,百名日本市民聚集首相官邸抗议,这一“沉默大多数”的觉醒,可能成为影响政局的关键因素。
更重要的是,高市政权的激进路线缺乏国际社会支持。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指出,美国虽希望日本在地区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并不愿意被日本绑定到台海冲突中,“核共享”等提议也超出了美国的战略底线。
周边国家中,韩国政府已私下表达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担忧,东盟国家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地区局势失控。
![]()
历史教训不可忘,中日关系需珍惜 高市政权的一系列激进举措,不仅让中日关系陷入严重危机,也将日本推向了80年来最危险的境地。
涉台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抱有侥幸心理。
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和平发展是东亚地区的共同利益,日本应正视历史教训,倾听国内理性声音和国际社会的警告,立即停止危险举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