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七年(1678 年)扬州城的清晨,西城门内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围观人群中,一辆三尺长的双轮小车正自行前进,驾车人只需偶尔转动轴旁的弯拐,车子便顺着青石板路疾驰,连赶车的骡马都被甩在身后。这车的发明者,是刚满 22 岁的黄履庄 —— 那个被后人称作 “清朝爱迪生” 的天才,此刻正攥着车把,眼里闪着期待的光。他没料到,这辆 “世界最早的自行车”,非但没给他带来荣耀,反而成了一生的遗憾。
![]()
少年奇才:从 “拆家顽童” 到 “机械鬼才”
黄履庄的 “发明基因”,打小就藏不住。顺治十三年(1656 年)他生于扬州一个工匠家庭,父亲早逝后跟着舅舅生活。不同于其他埋头读圣贤书的孩子,黄履庄总爱拆家里的钟表、农具,还把铜钱熔了做小零件。《虞初新志・黄履庄传》里写他 “少聪颖,喜出新意,作诸技巧”,舅舅骂他 “不务正业”,他却振振有词:“这些物件里藏着大道理!”
15 岁那年,黄履庄看到农夫推车累得直喘气,突然冒出个念头:“能不能让车子自己走?” 从那天起,他每天泡在铁匠铺,把舅舅给的零花钱全买了木料、铁条。最初做的单轮车总翻车,街坊笑话他 “异想天开”,他却盯着车轮转的方向琢磨:“两轮前后放才稳,再装个能借力的弯拐……”
三年间,他拆了不下十座旧钟,终于摸透了 “曲柄传动” 的原理。康熙十六年(1677 年)深秋,第一辆 “自行小车” 在小院里诞生:车架用坚韧的枣木打造,两个木轮包着铁皮减磨,车轴旁装着弯曲的木柄 ——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雏形,比欧洲 1790 年的木制自行车早了 113 年。
惊世发明:日行八十里的 “神奇小车”
黄履庄的自行车一亮相,就成了扬州城的 “网红物件”。《虞初新志》详细记载了这车的厉害:“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挽能自行。行往,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往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要知道,当时最快的马车一天也才走百余里,还得喂马休息,黄履庄的小车仅凭人力转动曲柄就能日行八十里,堪称奇迹。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里特意提到这事,推测这车 “可能部分由弹簧驱动”—— 后来人们发现,黄履庄确实在车座下装了蓄力弹簧,转动曲柄时既能省力,还能储存动能,这比现代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原理早了近两百年。
除了自行车,黄履庄的 “发明清单” 能吓倒一片人:他做的 “千里镜” 能看清十里外的亭台楼阁,比传教士带来的西洋望远镜还清晰;“显微镜” 能观察昆虫翅膀的纹路,被《扬州府志》称为 “神镜”;甚至还造过能自动击鼓的 “定时钟”、能喷水雾的 “水嬉” 玩具。街坊都说:“黄小子的手,能让木头、铁疙瘩活过来!”
![]()
献技受挫:康熙朝的 “奇技淫巧” 之困
康熙十八年(1679 年),黄履庄听说朝廷正在编修《古今图书集成》,还征召天下有特殊技艺的人,他当即推着自行车赶往京城。一路上,小车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有官员见了连声赞叹:“此等奇物,当献给皇上!”
可到了京城,负责选拔的翰林院学士徐乾学一见到自行车,脸色就沉了下来:“你这车子能打仗?能种粮?不过是供人玩乐的奇技淫巧罢了。” 黄履庄急得演示:“大人,这车能运粮草、送公文,比马车省力气!” 徐乾学却摆挥手:“治国靠的是孔孟之道,不是这些雕虫小技。你还是回扬州卖你的玩具去吧。”
其实徐乾学的态度,正是整个康熙朝对科技的态度。当时清廷虽然重用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修历法,但骨子里仍认为 “器物之学” 不如 “经史之学” 重要。南怀仁曾在奏折里提过民间有 “自行车辆”,康熙只淡淡批注 “知道了”,转头就去研究程朱理学了。
黄履庄在京城待了三个月,连康熙的面都没见着,带去的自行车还被侍卫当成 “可疑物件” 扣了。他只能灰溜溜回扬州,临走前对着皇宫方向叹气:“难道让百姓省力的物件,真的没用吗?”
生不逢时:被遗忘的天才与迟到的认可
回到扬州后,黄履庄没再折腾着献技,只是默默改良他的发明。他把自行车的木轮换成更轻便的竹轮,还加了刹车装置,可没人愿意推广 —— 官府觉得 “不合礼制”,商人觉得 “没人买得起”,连老百姓都觉得 “还是牛车稳当”。
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36 岁的黄履庄病逝,他的发明大多随他埋进了土里,只有少数记载在《虞初新志》《扬州府志》里。直到两百多年后,考古学家在整理清代文献时,才发现这个比欧洲早百年发明自行车的中国人。
1990 年,国际自行车联盟特意致信中国自行车协会,承认黄履庄的发明是 “世界自行车的雏形”。可这份迟到的认可,黄履庄再也听不到了。就像李约瑟在书中感慨的:“当中国的工匠已经造出可自行的车辆时,欧洲还在靠双脚赶路,可封建王朝的枷锁,终究困住了这份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