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当代古琴艺术领军者王鹏将携《高山流水》古琴专题音乐会登陆正乙祠戏楼。这场以 “跨越时空觅知音” 为核心的演出,以古琴七弦之音为脉络,串联多元艺术形式,在这座木梁飞檐间沉淀着岁月沉香的古雅戏楼中,奏响华夏文脉的当代回响,为观众呈现一场承载千年文化底蕴与精神共鸣的听觉盛宴。
![]()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承载着三千年华夏文明密码。从伏羲削桐为琴的上古传说,到《诗经》“琴瑟友之”的温婉,从秦汉“正人心”的庄重到唐宋文人的风雅,古琴早已超越乐器本身,成为安放情志、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而“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更赋予其“知音相认”的文化内核——春秋时伯牙鼓琴、钟子期会意,这份灵魂共鸣的执着,化作古琴艺术最动人的底色。
![]()
![]()
据悉,此次音乐会演绎的《高山流水》,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神奇秘谱》,原属一曲,唐时始分为《高山》《流水》两曲,分别寄托“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哲思。乐曲历经千年演变,从五弦到七弦的形制革新,从独奏到跨界融合的表达升级,始终坚守“琴以载道”的核心,成为中国人精神史的生动注脚。而王鹏与古琴的羁绊,早已超越“演奏者”与“乐器”的界限。二十年前,他亲手修复千古名琴“九霄环佩”,在刨削、打磨与调试间,触摸千年桐木的肌理,聆听古琴沉睡的心声。这份与琴对话、与历史共鸣的经历,让他对“琴人合一”有着最深刻的体悟——此次演奏中,他将以指尖传递古琴的清越本色,既还原《高山》的巍峨意境与《流水》的浩荡气韵,更让琴音承载与历史对话的温度。
![]()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高山流水》音乐会突破传统古琴独奏的局限,以七弦之音为核心脉络,联动多样艺术形式:大提琴的醇厚拥抱古琴的清越,马头琴的苍劲与古琴和鸣,手碟的空灵、大鼓的雄浑交织成韵;箫声悠远漫染,人声绵长流转,太极灵动身姿更与琴音相融相生……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既保留古琴的东方美学底色,又拓展了音乐的层次与意境,让千年古曲焕发当代活力。不仅如此,正乙祠戏楼的木质结构更是天然的共鸣载体,能将每一缕琴音沉淀得愈发温润,让古琴与多元乐器的和鸣更添古雅意境,仿佛为这场“知音之约”量身打造声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雅致。
![]()
弦歌不辍,知音难觅。这场音乐会,是一次穿越千年的知音之约,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当代绽放。11月23日,在初冬夜晚的正乙祠戏楼内,在木构空间的温润气韵中,静听王鹏指尖的七弦之音,于《高山》的巍峨、《流水》的浩荡里,寻觅与古人的隔空对话、与同好的灵魂相认,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温度与艺术力量。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