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江桥底捡石头,正好听到有两人指着远处的一栋红色的建筑在闲聊,听了几句,他们讨论的是桂平一中的事情,说是这两天一中有几个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一百一十八周年校庆。
桂平一中118周年的活动,前几天手机都刷到过了,他们指的那栋红色的建筑,就是桂平一中的教学楼之一。
![]()
桂平一中的这栋教学楼,早都注意到了它主色调的红色粉饰,觉得还挺有个性的,但从来都没想过这楼蕴含的意义。
在现在的校园文化中,很多学校一般都会给校内各建筑起个名字,简单的就按几号楼的排序,但作为教学场所,很多学校都会给建筑起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有教育喻意的名字,如行知楼,德育楼之类。这些楼的名字一般都有向学,好学一类的意思,很有教育文化的气息,可以激发,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体现学校的教学氛围。
直到前不久进桂平一中参加活动,听到台上领导发言时提到一个词——红楼。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栋楼竟然有这样的一个名字。
“红楼”之名,听着形象,又简单,但桂平一中用“红楼”这个名字,那可就不简单了。因为,早在一百年前,今天桂平一中校园的位置里,也曾有过一栋“红楼”,并使用了几十年。
那今天一中的红楼,是不是承继着历史上的那个“红楼”,还仅仅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呢?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不了解学校建设的事情,也就不好乱讲了,那这里,只说这里曾经的那栋“红楼”的梦。
![]()
清光绪末,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清封建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反清的同盟会组织已经发展到桂平。
桂平籍的同盟会员卢汝翼,罗佩珩等,回到桂平设立了秘密机关。一些同盟会员进入到浔郡中学堂担任教职,并进行革命活动(浔郡中学堂当时就在今天桂平一中的位置),此间联合了周边各县一众有识之士,绿林武装,积极准备发动浔州起义。
浔州起义的一些事宜就在学校中联络进行,不过最后由于消息的泄漏,浔州起义受到了保皇派以及清官府的镇压,攻城不下,起义失败,而宣布解散,后地方局势平复后,主要参与浔州起义的人员被一一清算,或是被捕杀,或是被迫离开桂平。
据之前看到的一些文史资料,说当时学校有楼,主要建筑的主色调就是红色,宫墙红色,这也是沿袭旧式,时人也称之为红楼。这也是一中“红楼”历经过的辛亥见证了。
![]()
不光如此,作为当时桂平第一学府所在地,在时代变革的岁月中,红楼还见证了革命先烈黄日葵,革命先烈蔡壁珩,胡沛金,以及众多人才,英才最初的学习成长过程,他们在此地培育了追求真理的胚芽,自然的,就成为一份珍贵的地方历史人文记忆。
1970年,校园改建,红楼拆除,仅留一方古石匾存留。为铭记此地曾发生过的历史,直到1984年在校园中重建碑亭,成为校园最负盛名的景致,碑文题记中也提到“红楼”,成为学校的记忆。
又后来,一中大改制,初中教育取消了,只发展高中教育,同时学校也进行了一次校园建设大改造,重新装饰一幢“红楼”。
虽说此“红楼”非彼“红楼”,但有意无意间,也算是一种传承,依然是教书育人之重要场所,成为培育个人的梦想的地方,也成为桂平的一个育才之地。
![]()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