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固拓宽的路面。甘益江摄
2025年以来,贵港市港南区以项目为抓手,以务工促增收,巧用以工代赈政策红利,把乡村建设与群众致富紧密结合,让劳动力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修桥铺路、改善环境中挣到“薪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11月12日,在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官联村的一条道路上,一片热火朝天。十几位村民在道路施工现场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有的熟练摊开刚运来的水泥砂浆,有的操控振荡器加固路面,还有的专注地给拓宽路面铺上薄膜养护。
“我做了10多天工,大概有3000多元收入,200—300元一天。年纪上来了,能赚点生活补贴,挺好的。”木梓镇官联村牛眠屯村民谢敬和笑着说道。
该项目组织了当地及周边100多名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高达177万元,并对这100多人进行技能培训。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提升了他们的劳动技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南阳屯至官联村小学的道路,全长1953米,路面宽4.5米。由于老路破损,此次需挖除水泥老路重新建设,同时还将建设400米护栏、200米六角块防护以及相关附属交安设施。官联村小学至东冲道路长2460米,建设重点在于两侧各拼宽0.5米,同样配备400米护栏、200米六角块防护及附属交安设施。而白路峒内部道路虽短,仅175米,路面宽3.5米,但也需挖除碎石老路重建。
木梓官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梁庆程说:“落在我们官联村的这个以工代赈项目,主要是道路加宽,老路重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长是4.58公里。其中,有2.46公里是路面加宽,把原来的4.5米宽,加到5.5米宽,还有两公里重新硬化的。用工方面,是用我们本村村民,主要优先脱贫户,待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让村民有一定的收入,改善生活。”
港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潘非妮表示,今年以来,港南区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个,争取到中央资金2372万元,带动647名农村群众务工,预计发放劳务报酬891万元,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由2021年的20%上升到2025年的40%,人均劳务增收1.38万元。带动务工人数和发放报酬额较2024年分别增长463%和786%。争取到的资金和项目数量均居全市第一,政策效应持续放大。(甘益江、谭天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