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人机吊着担架从百米悬崖升起,49岁登山博主涛哥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花岗岩山脊上。
![]()
这个组建2000人登山群的"老驴",曾在视频里徒手攀岩如履平地,最终却在最熟悉的野路上失足。
原以为在这件事情曝光之后,网友们对为了他的生命感到可惜,但谁曾想,看到遇难全过程,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不同情......
![]()
数据显示,崂山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其中约5%会选择未开发的野路探险,正是这些隐藏在官方步道之外的"魔鬼路线",成为户外爱好者的狂欢地。
黑风口一线天、天茶顶北坡、大流顶西侧,这些地名在登山圈如雷贯耳,却也是救援队最熟悉的"事故高发区"。
![]()
更何况,在崂山花岗岩表面在潮湿多雾的气候下,常覆盖着看不见的苔藓层,摩擦系数堪比抹了油的玻璃。
据崂山消防救援站统计,这些年共执行山地救援27起,其中野路探险占81%,5起为坠崖重大事故。
11月16日的山风特别猛烈,阵风达到7级,下午2时17分,景区救援中心电台响起急促的呼叫:大流顶有人坠崖!
这个被称为“山羊都站不住”的陡坡,坡度接近80度,岩体风化严重,而且这个遇难者直接卡在两道岩脊之间,身上还挂着GoPro相机。
![]()
颇具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座山的官方步道上,游客们正悠闲地拍摄着网红打卡照,相距仅3公里的两个世界,演绎着崂山截然不同的双面性格。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遇难男子为当地户外网红博主。目前,该博主的粉丝群已经解散。
![]()
无人机垂下挂钩,连接至一副盖有银色保温毯的担架,随后将其吊运至半空。由于保温毯覆盖,无法看清担架上人员的具体情况。
![]()
另据极目新闻报道,青岛一户外网红博主的管理员在粉丝群发通知称,群主因意外不幸离世,请大家自行退群。
![]()
涛哥在青岛户外圈小有名气,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大神”。
他是70后,平时话不多,但一说到登山就两眼放光,尤其喜欢挑战崂山的各种未开发野路。
![]()
他的抖音账号有4670个粉丝,虽然不算顶流,但都是实打实的户外爱好者。
他还建了个2000多人的登山群,每周都会组织大家一起去爬山,群里总是很热闹,大家都跟着他打卡各种“网红险地”。
翻开他以前的视频,几乎全是让人捏把汗的画面:在不足半米宽的山脊上行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
徒手抓着悬崖边的石头飞檐走壁,身上连个保护措施都没有,甚至在暴雨天,还踩着湿滑的巨石往上冲。
从头到尾,别说安全绳、头盔这些专业装备了,他连双正经的登山鞋都少见,大多时候穿的都是普通运动鞋。
![]()
出事后有人赶紧去翻涛哥的抖音,发现他之前发的467条视频全被隐藏,网名也改成了一串没意义的数字。
微信视频号也一样,头像变黑,内容清空,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账号壳子。
以前跟着他爬山的驴友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爬的路危险,但他总说没事,我走了几十遍了,现在出了事,群散了,视频没了,好像他从来没在网上出现过一样。”
![]()
涛哥的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议论纷纷,几乎一边倒地惋惜,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有网友说:“看他以前的视频就觉得揪心,每次都没防护,总觉得自己是大神,可大自然面前,人太渺小了,探险是探索未知,不是玩命啊!”
其实这些年,户外探险出事的案例不在少数。
![]()
很多人觉得经验就是安全保障,却忘了大自然的风险从来都不可预测,风化的岩石、突然的暴雨、脚下的暗滑苔藓,任何一个小意外,都可能酿成大悲剧。
而那些所谓的“挑战自我”,如果是以生命为代价,根本毫无意义。
![]()
涛哥的悲剧,给所有户外爱好者敲响了警钟,户外探险本身是件有意义的事,能亲近自然、锻炼意志,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现在,涛哥的遗体已经被家属接回,后续的善后事宜还在处理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