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日本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或核导弹。日本公开的国防政策及其所遵守的国际条约却开始被日本人悄悄的突破。
日本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行为受到其国内法律和国际承诺的严格限制,但我们也不能用常规眼光来观察日本人。
“无核三原则”:日本政府长期公开奉行 “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 的原则。这是其国家基本政策,任何偏离都会引发国内外的巨大政治地震。目前高市早苗就开始放出一些突破的信号。
“专守防卫”政策:日本的防卫基本方针是 “专守防卫” ,即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行使最低限度的必要自卫权。这一原则与其“和平宪法”精神相符。发展核导弹,特别是用于先发制人的核偷袭,是对这一根本政策的彻底颠覆。但高市早苗最近宣称在台湾有事时,日本就要行驶所谓的“自卫权”。言下之意是什么?
国际条约义务:日本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缔约国,法律上已承诺不发展或获取核武器。但却秘密储备了可生产数千枚核武器的核材料。
在现实中日本“秘密研制数千枚核导弹”虽面临着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但日本人还是有办法一一突破的。
技术储备充足:日本拥有先进的科技,核武器技术与民用核科技可互相交流。
巨大的经济成本:研制和生产数千枚核导弹及其运载工具,需要耗费天文数字的财力,如此庞大的预算支出几乎不可能完全避开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监督。但日本目前正在国会讨论增加军事预算。
缺乏试验场地:目前,日本进行远程导弹试验都需要依赖美国或澳大利亚的靶场,在本土秘密进行数千次核试验是完全不现实的。但日本可以用超级计算机模拟核试验……
核不扩散是国际社会的核心共识。日本任何发展核武器的行为,首先将导致其与最重要盟友——美国的关系彻底破裂。但美国近些年来一直想用代理人战争来阻止中国的崛起,而日本人正好是最佳代理人……
总之,如果日本真的拥有了数千枚核武器,其对中国发动“核偷袭”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例如当年的甲午大海战及珍珠港事件,日本人就是采取了偷袭战术。日本人深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
确保相互摧毁:核武器最大的作用在于威慑,而非实战。但日本人可不这么想。虽然中国拥有可信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即在承受首轮核攻击后,仍能进行核报复),这意味着任何对中国的核攻击都将招致毁灭性的反击。没有国家能承受这样的后果。但日本人也知道一旦偷袭成功,我们就可能会丧失核反击能力……
政治目标的缺失:在现代国际关系中,通过核战争征服一个主要大国虽然是不现实且很难实现的政治目标。但日本人就是喜欢赌一把……
虽然目前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假设尚不成立,但我们的确需要关注其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危险动向。近年来,日本正在公开地、加速地突破“专守防卫”原则:
发展远程进攻性导弹:日本正在积极研发和部署各类远程巡航导弹,如射程超1000公里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以及从美国购买的 “战斧”巡航导弹 。同时,一款名为 “高速滑空弹” 的新型导弹也在开发中,其增程型号计划射程超过3000公里。这些导弹一旦将战斗部换成核弹,就是妥妥的核武器。还有核水雷、核鱼雷等。
构建进攻性军事体系:日本新成立了统合作战司令部以强化联合作战能力,并不断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为其强军扩武寻找借口。
图谋介入台海:日本的官方文件和学者分析都显示,其导弹部署和军事准备有明确的针对性,意在封锁关键水道(如宫古海峡) 并介入可能的台海冲突。
总而言之,“日本秘密研制核导弹并偷袭中国”虽然是一个缺乏现实依据的假设。但我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我们还是要牢记: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决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