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时发现法官是对方亲戚,这官司还怎么打?”不少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慌了神,其实法律早留了“后路”——申请回避。但回避不是啥时候都能提,这4个关键时间点要记牢,错过可能只能认栽,今天全国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小政一次说清楚。
![]()
先懂法:《民事诉讼法》给你“避嫌”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明确,审判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不管是法官是对方熟人,还是书记员和对方有业务往来,都能依法申请更换,关键是找对时间。
4个黄金时间点,申请回避别错过 1. 开庭前:收到文书就核查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发《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里面会写清合议庭成员或独任法官姓名。拿到后赶紧核对,若发现审判人员和对方有关系,马上书面申请回避,提前扫清障碍。
2. 法庭调查前:开庭时别走神
就算开庭前没申请,也别慌。开庭时法官会先告知审判人员名单,主动问“是否申请回避”,这是法定的申请时间。此时提出,法官会暂停庭审,核查后给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
3. 庭审中:刚发现事由别犹豫
若回避事由是庭审中才知道的,比如辩论时听到法官喊对方“老战友”,可以当场提出。只要能说明“刚知晓”的理由,法院就会依法审查,不会以“过了时间”为由拒绝。
4. 二审程序:新审判组照样能提
一审没申请,或二审换了审判人员,发现新法官有回避情形,仍可以在二审开庭前或庭审中提出,权利不会因为到了二审就失效。
实用提醒:申请回避要说明理由,比如“法官是对方近亲属”“曾参与过本案前期调解”,最好能提供证据(如聊天记录、合照),这样更容易被支持。别只说“我觉得不公”,没理由的申请可能会被驳回。
![]()
你打官司时遇到过需要申请回避的情况吗?是怎么处理的?评论区聊聊,给更多人支支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