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冠加冕!京都律所闪耀首届北京青年律师刑事模拟法庭大赛,人才矩阵彰显强所底气
![]()
11月15日,北京市首届“青年律师刑事模拟法庭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赛场之上唇枪舌剑、智慧交锋,尽显青年刑辩律师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
作为业内传统刑辩强所,京都律师事务所的参赛队员历经多轮赛程考验,从突围赛到赛区决赛再到总决赛,一举包揽朝阳赛区、第一赛区冠军及全市总决赛桂冠,以“三冠加身”的亮眼成绩,成为本届赛事中最受瞩目的律所之一。
踊跃报名显热情
五队出征展决心
作为深耕刑事辩护领域多年的专业律所,京都律师事务所始终将青年律师培养视为发展核心。此次大赛报名启动后,高级合伙人翁小平律师、业管部主管张蓬蓬发出动员,所内青年律师迅速响应,从经验丰富的青年骨干到崭露头角的新锐力量,纷纷主动报名,希望借助赛事平台锤炼技能、交流成长。为确保参赛质量,律所通过认真考核分组,筛选出兼具专业能力与应变素质的青年律师,组建5支参赛队伍。“能代表律所参赛,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们从组队之初就定下了‘以赛促学、力争佳绩’的目标。”朝阳赛区冠军队成员钱浩律师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参赛选手的心声。
巅峰对决显锋芒
以赛赋能育尖兵
自五月大赛报名开始,整个赛程横跨半年,从突围赛到赛区决赛,再到总决赛最终考验,每一轮比拼都堪称“法律实战的高强度演练”。京都律所组建的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高效的团队协作一路过关斩将,在各赛区赛场留下高光时刻:
(一)朝阳赛区决赛
聚焦复杂“请托型”诈骗案件模拟案例,郑炫、钱浩组成的队伍以精准的法律条文适用、清晰的证据梳理逻辑,在法庭辩论中层层递进,强势夺冠;刘冰杨、封旺、陈赛男则凭借稳健的临场发挥与严密的论证思路斩获亚军,一举展现京都选手的多元实力。
![]()
(二)第一赛区决赛
围绕“过失致人死亡罪”一案件展开角逐,封旺、徐伟、陈赛男提前梳理司法判例,结合学术观点提出辩护思路,成功征服评审团摘得冠军;郑炫、钱浩再度发力,以成熟的庭审策略与灵活的应变能力斩获亚军,用双赛区亮眼表现印证硬核实力。
![]()
(三)北京市总决赛
高手云集、竞争白热化,面对来自全北京市的分赛区优秀选手,在争议较大的盗窃、故意伤害、抢劫多罪争议案件中,封旺、徐伟沉着应对,充分准备,将日常律所培养的实战经验与临场应变能力发挥到极致,最终勇夺总冠军,为京都律所的荣耀版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郑炫、钱浩、陈赛男组合获得最佳风采团队奖,封旺、钱浩获得最佳辩护律师,徐伟、郑炫获得优秀辩护律师,陈赛男获得优秀表现奖。
![]()
匠心备赛铸佳绩
初心如磐赴征程
从数百名参赛者中突围,连续在多赛区跻身前列直至问鼎冠军,背后是选手们日复一日的深耕细作,更是京都律所多年人才培养体系的厚积薄发。
(一)选手:以“极致专注”打磨每一个细节
半年备赛之路,是一场专业能力与意志品质的双重淬炼。参赛律师们面临“日常办案+备赛”的双线压力,却始终以极致态度深耕每一个细节:出差途中,他们用手机备忘录逐字梳理案例争议点,机场候机厅、高铁车厢都成了移动的“备赛书房”;周末时光,大家主动聚集到律所会议室,开展全流程模拟庭审,从法律文书的措辞精准度,到庭审时的语气、手势配合,甚至是质证环节的时间把控,都逐句逐环节反复打磨;深夜时分,线上会议里的“角色扮演”从未停歇——有人模拟法官抛出犀利追问,有人化身公诉人提出尖锐指控,团队则围绕案情,提前预设应对方案,总结预判争议焦点,只为在真实赛场做到“有备无患”。“每场比赛前,我们都要反复演练,确保庭审时思路清晰、逻辑不乱。”参赛律师封旺的话,正是团队“较真”态度的生动写照。
(二)律所:以“全链条支持”筑牢夺冠根基
赛事全程,京都律所名誉主任田文昌,主任朱勇辉,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等领导班子始终给予高度关注与贴心关怀,成为选手们最坚实的后盾。律所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主任梁雅丽律师多次亲临备赛现场,叮嘱队员“放松心态、正常发挥、展现专业”,赛后无论胜负都第一时间送上慰问,肯定每一位选手的付出与成长,同时建议队员尽快复盘总结得失;安鸿鹏律师积极组织协调,为队员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业务部主管张蓬蓬积极协调行政部门,在律所大会议室组织演训,为双方选手搭建对战模拟的平台;高级合伙人徐莹律师、门金玲律师、张启明律师、臧德胜律师、翁小平律师为参赛队员开展专项培训,李荣老师为队员们讲解模拟法庭的规则,从如何应对突发提问到如何调整辩论节奏,均给出可落地的实操建议,所有课件均紧密结合赛事案例,进一步夯实庭审实务;刑二部主管刘立杰律师、三部主管彭吉岳律师也多次与本部门参赛队员谈心交流,通过分享自身庭审经验、引导选手梳理优势亮点,帮助大家缓解焦虑情绪,以“轻装上阵、展现本色”的心态迎接比赛。这一份份自上而下的重视与关怀,让选手们倍感温暖,也转化为备赛与比拼的强大动力。
京都三十立初心
青年逐梦铸荣光
“三冠加冕”绝非偶然。此次赛事的亮眼成绩,既是参赛律师个人专业素养的高光证明,更是京都律所“传帮带”人才培养体系的成功实践。多年来,京都律所始终坚守“以赛育人、实战练兵”的培养理念,通过刑事出庭资格制度、疑难案例研讨会、跨所专业交流等多元形式,为青年律师搭建成长阶梯。其中,“京都刑辩实训研修班”作为所内精品培训课程,更是以体系化、实战化的特点成为青年律师追捧的“必修课”——课程邀请资深刑辩律师担任讲师,涵盖从接待会见到庭审辩护策略制定等全流程内容。截至目前,所内40岁以下青年律师中,90%以上参与过研修班课程,不少人已成长为刑事辩护领域的骨干力量。
今年恰逢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办30周年,三十而立的京都,见证着行业变迁,更始终将“培养优秀刑辩人才”视为己任。当30周年所庆的荣光,与青年律师“三冠加冕”的捷报相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既是青年一代对律所栽培的诚挚回报,更是京都律所在专业传承与人才培养道路上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未来,京都律所将继续以专业为基、以传承为脉,为推动青年律师成长、提升刑事辩护行业专业水平持续贡献力量。
选手感言:
郑炫律师
![]()
郑炫坦言:“作为踩在‘青年’尾巴上的参赛者,这半年备赛时光格外珍贵。从强化业务能力到夯实学术功底,每一场比赛前都要啃下成堆案例与专业文章。这段经历不仅是难得的学习契机,更让我收获了并肩讨论案情的深厚友谊。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成长与情谊,在刑辩路上继续坚定前进。”
钱浩律师
![]()
钱浩分享道:“换位思考,方能领悟办案真谛。无论是在律所组织的培训中,还是与同所前辈同仁一同办案中,总会将以不同视角去思考案件作为逻辑起点。此次参加模拟法庭大赛,终于让我有种‘戳破了窗户纸’的感觉,一方面,具有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学者实务背景的老师前辈对我们倾囊相授,另一方面,比赛不同身份的设置,倒逼我们以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的视角去揣摩案件的每一个细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比赛,规范了刑事辩护中的必要动作,明确了可能存在风险的禁止动作、危险动作。我相信,参加这次比赛的所有人,都会将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反哺于实践办案。修行刑辩,永远在路上。”
陈赛男律师
![]()
陈赛男则分享道:“笃行于实践,成长于角色之间。为期半年的北京市律协青年律师刑事模拟法庭大赛,是我执业途中一份难得的成长厚礼。我由衷感恩这段经历,它让我有机会在不同角色之间切换,于实战中磨砺自我,实现蜕变。
在决赛中作为公诉人一方,使我跳脱出单一视角,真切感受到背后所承载的公正分量。而在比赛中扮演证人与被告人的经历,更促使我从案卷的寥寥数语中推演复杂心境:作为证人,需捕捉陈述背后细微的情绪波澜;作为被告人,则要揣度其行为时的认知与动机。这种深度共情,让我学会透过文字触摸人心,也为今后与当事人的有效沟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场下与队友的反复推演和思维碰撞,令我不断吸纳多元视角;前辈的倾情指导,则帮助我将纸上的法条转化为应对真实的庭审能力。这段历程,是我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这样一种多视角的实践与沉淀,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执业初心的夯实。未来,我将怀揣这份收获笃定前行,以更专业、更全面的素养,守护每一份值得珍视的公平与正义。”
刘冰杨律师
![]()
同样在朝阳赛区斩获亚军的刘冰杨,也在此次赛事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感悟:“我作为一名年轻律师,日常积累的实务经验尚不够丰富,因此这次能够参加刑辩模拟大赛,对我而言是一次极为珍贵的机会。
在备赛过程中,我得以把平时工作中容易忽略或未能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证据的细节审查、庭审策略的灵活调整、法律文书表达的严谨性等问题,一一摆在桌面上,和团队成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而在模拟法庭的实战环节,我们要根据抽签到的角色,找准核心问题,应对对方的猛烈进攻或者严防死守,每次在赛后,还能获得评委老师极具针对性的专业点评。这种多方参与、聚焦专业的交流氛围,让我真正体会到刑事辩护不仅是个人的专业输出,更是一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思想碰撞。整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收获远超预期,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更有信心。”
徐伟律师
![]()
徐伟也对这段参赛旅程有着深刻的体悟:“对我来说,一场比赛的价值,从不在于最终的胜负,而在于过程中那些实打实的成长。全力以赴的每一刻,本身就是无憾的答案。
与优秀对手交锋的过程,是思维的碰撞,更是视野的拓宽;和队友并肩作战时,从头脑风暴到默契无间,每一次协作都让彼此更懂配合的意义。更幸运的是,有律所的全力托举,让我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舒展自我、展现能力——这些,早已是远超预期的丰厚收获。
这场比赛更让我欣喜的,是遇见了一群闪闪发光的青年律师。他们性格各异,却都揣着对刑事辩护的赤诚与热爱,用专业和热血诠释着初心。他们是中国律师行业的新生力量,更是刑事辩护领域的未来希望,能与这样一群同行者并肩,何其有幸。
回望这段旅程,不仅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得以代表京都所,展现我们刑事业务的专业风采。每一份经历都算数,每一次相遇都珍贵——这趟征途,当真不负此行。”
封旺律师
![]()
封旺则对大赛的专业价值与团队情谊感触颇深:“律师的核心工作在于辨法析理,其过程犹如破解谜题。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案例极具深度与争议性,其争议程度超越了多数实务案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钻研与思辨空间。得益于平日律所的培养和真实庭审的锤炼,我们得以夯实业务根基,从容应对挑战。
尤为珍贵的是,我在比赛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为法律观点激烈争辩,也为同一个目标竭力准备。这份在切磋琢磨中结下的深厚情谊,是比奖项更为宝贵的财富,足以让我受益终身。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真诚能够战胜彷徨。专业之路,以此为志,继续前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