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随着海外市场波动加剧,境内投资者对跨境ETF的追捧热度不减,但部分产品的高溢价现象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密集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呼吁投资者理性参与,避免盲目追高而遭受损失。
据统计,仅11月份以来,截至11月18日,已有易方达、华夏、汇添富等19家公募机构为旗下34只跨境投资产品发布了超过330份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富国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及华夏野村日经225ETF等热门产品,提示频次均不低于20次,显示出风险的紧迫性。这些产品主要跟踪日经225、纳斯达克100、MSCI美国50等境外指数。
所谓溢价,是指ETF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高于其实际的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全市场192只跨境ETF的平均溢价率为0.79%,其中有32只产品溢价率超过1%,更有2只产品的溢价率攀升至10%以上。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在海外主要指数同步回调的背景下,风险尤为突出。数据显示,日经225指数近期从历史高点回落,美股三大指数月内也均出现明显下跌。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向记者表示,跨境ETF是投资者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重要工具,但近期的溢价现象反映出市场情绪过热,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追捧可能已超越理性估值。
![]()
东方IC
尽管短期风险积聚,但跨境ETF的长期配置需求依然旺盛。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跨境ETF年内规模增长116.86%,达到9199.49亿元,11月以来资金净流入超过340亿元。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刚性需求。
那么,高溢价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解释称,跨境ETF多采用现金申赎机制,加之受外汇额度限制,当二级市场交易需求旺盛时,一级市场的份额供给可能无法及时匹配,从而推高二级市场价格,导致高溢价。
面对市场波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者需要建立理性的投资框架。崔悦警示,若投资者在高溢价阶段买入,后续一旦市场情绪降温或海外资产调整,溢价收敛将直接导致投资损失。此外,过高的溢价还可能触发临时停牌,影响投资者的正常交易。
田利辉教授建议,基金管理人不仅要持续提示风险,更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深入科普跨境ETF的运作机制,从根源上遏制盲目追高行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海外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应坚守净值导向与长期配置的视角,理性看待跨境ETF的投资价值,方能真正在全球化投资中行稳致远。(文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