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镭射财经
从数字金融到数智金融,科技之于金融的想象力仍在延伸。
在金融服务端,金融科技的成熟应用已经让用户真切感知到便捷的数字化金融服务,而伴随大模型、生成式AI以及AI智能体的落地应用,一场贯穿金融业前中后台,多智能体与大模型基础设施协同增效的深层次变革,也正在悄然发生。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创新高地,香港对这场变革先见先闻。11月3日至7日,香港金融科技周xStartmeupHK创业节2025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科技周以“策动金融科技新时代”为主题,参会者、参展企业、演讲嘉宾等规模创历史新高。
人工智能与前沿科技是这次金融科技周反复提及的议题,在前沿趋势和企业展示中,得以窥见AI技术对于金融业发展新趋势:已经从单点赋能到全景应用,从业务流程附属到重塑业务流程。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服务交互方式,还化作成金融机构调度协作、智能运营的全新引擎。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人工智能已从实验阶段转型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目前香港超过四分之三的银行已部署或试行人工智能方案。不只是香港,近年来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下,内地早已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热土,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企业等主体立足AI前沿,将生成式AI、数字人、AI智能体等综合AI解决方案应用于金融业务全流程。
当AI技术应用更加成熟,内地金融科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金融科技企业便纷纷锚定新的发展趋势,走向AI“大航海时代”。这些年,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以香港为支点,立足香港面向全球输出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未来已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看到的不仅有金融科技的演进趋势,还有金融科技市场的增长未来。
AI从单点赋能到全景应用
金融科技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香港金融科技周已经给出明确的答案。在金融科技周开幕式上,香港金管局公布了“金融科技2030”发展愿景,愿景聚焦四大策略(统称“DART”),其中A所指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
回看过去十年香港金融科技生态演变,已经从信息化、数字化逐渐向AI驱动的智能化阶段进化,整体金融科技业态进一步繁荣扩大。目前,香港已有超过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了10%。预计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8%。
余伟文指出,香港即将迈向“金融科技3.0时代”,将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以可信、透明及智能为基础,塑造具有影响力和持久韧性的金融生态。
金融创新,向来兼顾安全与风险,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还伴随业界对于伦理道德边界的把控。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在金融科技周上谈及其创立的「母性AI」理论,AI创新应用需确保AI真正关怀人类而非取而代之,在AI技术快速演进中维持与人类价值一致的创新机会。
关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创新探索,去年以来,香港应用监管沙盒以促进创新和审慎的风险管理,陆续推出“Ensemble”代币化应用项目沙盒、生成式AI应用项目沙盒。通过沙盒机制审慎创新,香港金融科技在AI创新与应用层面兼顾快与稳,全球领先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以香港为圆心向外扩散,AI在金融业态中从单点到通用的全景应用趋势,正在不断强化,引领金融科技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从金融科技发展脉络来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和互联网应用催生的流程自动化,主要用于替代部分人工的既定业务流程,解放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
第二阶段,基于早期人工智能和算法迭代所产生的初阶智能化,智能化应用以及模型尝试模仿人的感知和判断,但主要还是执行任务,难以对特定需求和个性化反馈作出科学回应,决策能力较低。
第三阶段,大模型、生成式AI、智能体协同共创的高阶智能化,基于海量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大脑具备动态感知、科学决策、合理规划的服务能力,通过AI智能体将大模型能力统筹集成,应用于前端智能化服务、中后台代码编写、系统迭代、风控模型优化、智能办公运营等场景。
伴随AI技术不断演进成熟,目前金融科技领域已经出现了诸多AI大模型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的新型应用载体,这些载体或是AI助手,或是AI数字员工。它们联络着金融业的前、中、后台,按需调度各任务节点的大小模型及AI应用,不仅对外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对内也能提供自主优化、决策分析的经营辅助,驱动AI组织变革,深刻重塑金融业服务范式和创新能力。
这种AI全景赋能的能力,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已被外界看见。
比如,微众银行与其子公司微众科技展示其AI原生银行全景规划、AI垂直领域的典型应用和数字员工叶芷黎的实时互动体验,推动AI技术全面落地。目前,微众银行已部署逾百个AI应用场景、超过700个Agent,并有50多位数字员工正式“上岗”,有效提升组织效能。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架构师王亚盛预测,在未来数年内,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高度个性化的金融助手,这个AI助手将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媲美私人银行的服务体验。
度小满展示了“轩辕”金融大模型、一站式AI生产引擎、“原力 AI 平台” 等核心技术架构,支持金融业零代码构建智能体,实现交付效率提升30%。基于大模型能力,度小满打造了AI风控、AI VOC等金融智能体应用,覆盖风控、运营、决策等场景。如在信贷审核场景,AI智能体可以跨平台整合分析借款人交易流水,通过算法识别潜在风险因子,大幅降低客户逾期率。
蚂蚁数科推出的全场景 AI 升级解决方案,同样适配金融业务全流程。如智能体平台 Agentar、安全风控平台 ZOLOZ、AI 手机银行等应用方案,对金融机构服务智能化迭代、组织运营敏捷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在AI应用于金融全景背后,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多模态理解能力,以及智能体高阶统筹生产能力,推动金融科技迈上更高阶段。换言之,传统AI技术因为仅能处理结构化数据和特定信息载体,它的应用场景更多停留在单一场景和执行阶段,而大模型和生成式AI、分析式AI技术能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理解分析,进而通过科学推理帮助金融业处理复杂场景下的任务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金融应用工作,研究制定了人工智能加金融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内地金融机构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稳妥发挥大模型智慧大脑作用,统筹任务规划调度,串联复杂金融业务,实现能力有效整合和业务高效协同,探索拓展金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金融科技从To B到出海
AI全景应用经过To B落地验证后,出海探索更广阔市场,也成为内地金融科技行业的新趋势。
金融科技出海的逻辑支撑在于技术成熟、寻求增量以及渠道畅通。
首先,内地金融科技行业得益于全球领先的基础模型能力、垂直模型应用,具备了通用型AI技术解决方案的输出能力,可以帮助全球企业完成客户服务、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智能化重构。可以看到,目前内地AI全景应用正在监管统筹,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协力攻关下加速落地。
其次,内地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较早,AI技术渗透较快,加之行业参与者众多,金融科技市场竞争加剧。在此情况下,部分科技能力较强、已有过To B输出经验的金融科技企业,便把中国经验复制全球,寻求更大的蓝海市场。
最后,金融科技出海离不开畅通的渠道和给力的跳板,而香港正成为内地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桥头堡”。作为全球资本与市场的关键枢纽,香港为金融科技出海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支持、领先的服务能力、便捷的跨境交易体系和全球化的视野趋势,诸如支持内地科技企业融资、鼓励海外企业在港二次上市等“绿色通道”。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明确指出,香港将持续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双重角色,全力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并且,香港近期启动的“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已正式运作,为内地企业提供融资对接、伙伴配对、人才引进等一站式出海支援,帮助内地企业以香港为支点连接全球市场。
眼下,出海已经成为内地金融科技的共识,依托香港的金融枢纽角色,更多的内地金融科技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表示,香港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也是腾讯云出海的“桥头堡”。目前,腾讯云为来自亚洲、中东、欧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金融客户提供全场景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较去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已于去年成功获批在香港设立科技子公司——微众科技有限公司。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微众科技董事马智涛亦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创新科技的重要枢纽,一直是微众银行战略布局的重点地区。
在出海战略推进层面,微众科技致力于把香港总部建成服务全球的销售中心及创新中心,同时依托微众银行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向全球客户提供数字金融和数字基建解决方案。目前,微众科技已拓展至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市场,累计洽谈合作机构超过20家,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数亿美元。
中关村科金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携一站式出海品牌Instadesk参展,该品牌集成了“下一代全渠道智能座席+多语言大模型语音机器人+智能数据分析系统”三大核心能力,为出海企业实现业务增长提供科技支撑。目前,Instadesk全球联络中心解决方案已在跨境电商、海外金融、智能制造、车企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落地。
伴随内地与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跨境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等应用案例加快推进,香港作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也会进一步强化,进而带动更多企业找到出海增长曲线。
麦肯锡预测,AI技术每年可为全球银行业创造高达1万亿美元的增量价值。携硬核AI方案走向世界,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看到了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