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新洲乡青龙村,专访了该村村长、党总支书记张细林,探寻这座拥有近200年历史的村落如何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变迁与振兴之路。
青龙村的历史可追溯至1820年代,最早的居民是桐淮周边逃荒而来的百姓,他们以亲友相携的方式在此定居,让这座最初被称为“金椅子州”的村落逐渐成型,“金椅子”的民间传说也成为村落独特的文化印记。如今,全村下辖5个村,87名党员组成的党总支成为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桐淮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周姓村民占比较高,淳朴的民风让优良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产业转型是青龙村发展的关键抓手。该村摒弃了传统的棉花种植,转而以大豆、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主导,并培育起200亩葡萄种植的集体经济项目。去年,葡萄产业实现毛利170多万元,纯收入达53万元。目前,村里正全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计划围绕葡萄产业建设加工企业和冷冻冷链设施,探索葡萄酒酿造项目。同时,文旅产业的培育也被提上日程,尽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面临特色场景缺失、游客留不住等问题,但村集体并未气馁,将持续发力完善相关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过往产业尝试出现亏损,村集体始终保障村民收入稳定,只是葡萄种植偶尔会遭遇“丰产不丰收”的困境,每年三四月份产量高峰时,葡萄只能低价出售。
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让青龙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重点开展水系治理,提升了灾害抵御能力;航运条件改善,交通更加便捷,大幅缩短了码头到电厂的通行时间;老村庄改造工程稳步推进,70、80年代的旧房屋被拆除后统一规划还建,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提升。不过,村里留守老人较多,子女多在外务工,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吸引年轻人回流、改善养老环境成为该村后续重点发力方向。
展望未来,文旅赋能与故事传承成为青龙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村集体计划深入挖掘“金椅子”民间传说等文化资源,打造专属宣传平台,通过短视频、抖音等新媒体渠道讲好新洲故事。同时,将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完善文旅配套设施,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推动这座百年村落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文:胡桂英
初审:杨勤华
责编:周 庆
终审:渝 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