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将成为阿联酋最可靠的伙伴!”当地时间11月18日,韩国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在阿布扎比高调宣布,韩国正式加入阿联酋“星际之门”AI项目,同时瞄准百亿美金防务订单。身为在野党领袖却越俎代庖搞外交,李在明这波操作看似为韩国揽生意,实则藏着针对中国的算计,更关乎他2025年的总统大选野心。
![]()
关键信息一:韩阿合作的“双重礼包”,李在明的政治赌局(与中国无直接关联)。此次李在明拿下的合作分量不轻:“星际之门”AI项目是阿联酋牵头的国际平台,聚焦AI在防务、能源领域的落地,韩国加入后可共享全球顶尖AI防务数据;而百亿美元防务大单,核心是阿联酋有意采购韩国K2主战坦克、“天弓-2”防空系统,甚至探讨引进“铁穹”仿制技术。对李在明而言,这是场精准的政治投机——现任政府在中东外交上乏善可陈,他绕过总统直接访阿,就是要靠“外交政绩”攒人气,为明年大选铺路。为表诚意,他特意带上现代重工、韩华防务的CEO组团出访,谈判桌上当场拍板“技术转让优先”,比现政府更敢下血本。
关键信息二:对华冲击藏三重风险,中国利益需警惕(与中国直接关联)。这波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首当其冲是AI防务市场被挤压,中国华为、科大讯飞近年在中东AI领域布局很深,曾参与沙特NEOM未来城的智能安防项目,而“星际之门”项目背后有美国技术支持,韩国加入后很可能联手排挤中国企业,形成技术壁垒。其次是防务出口竞争加剧,中国与阿联酋在无人机、装甲车领域合作已久,去年还交付了一批“翼龙-2”无人机,韩国却以“低价+技术转让”为诱饵抢单,李在明已承诺在阿联酋建坦克组装厂,这会直接分流中国军工订单。最后是地缘平衡被打破,李在明访阿前特意会晤美国驻阿大使,暗示韩阿合作将呼应“印太战略”,这等于帮美国在中东给中国添堵,可能影响中阿在能源、基建领域的整体合作氛围。
政要博弈:投机者遇“平衡大师”,细节全是算计。李在明的风格向来“务实狠辣”,为逼阿联酋让步,他提前泄露“阿联酋正与土耳其洽谈同类订单”的消息,制造竞争压力;会谈中更放低姿态,用“韩国不附加政治条件”对比美国的霸权式合作,精准戳中阿联酋的痛点。而阿联酋王储穆罕默德则是“左右逢源”的高手,表面热情接待,实则步步为营——接受韩国加入AI项目,却坚持“数据使用权归阿方”;承诺洽谈防务订单,却要求韩国必须共享“天弓-2”的雷达核心技术。双方闭门会谈僵持3小时,最终李在明松口同意技术转让,才换得合作意向书,这波拉扯把双方的利益诉求摆得明明白白。
对比沙特的“稳扎稳打”,阿联酋的“骑墙”更显精明。同为中东土豪国,沙特对韩国的示好态度冷淡,反而在10月刚与中国完成“蓝剑-2025”海军联训,聚焦反恐、护航等实战课目,还敲定了华为5G+AI智慧港口项目。沙特防长直言“与中国合作更注重长期稳定”,而阿联酋则想通过拉拢韩国,在中美之间争取更多筹码。这种反差背后,是沙特更看重中国的能源合作与基建能力,而阿联酋则想借韩国技术制衡区域对手,两国不同的战略选择,让中东格局更显复杂。
后续动态已现连锁反应。韩国现政府对李在明“越权外交”极为不满,外长朴振公开表态“政府将重新评估韩阿合作细节”,不排除给项目设置障碍;而中国也已行动,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将于本周访阿,重点推进中阿AI安防合作,同时提出“联合研发无人机AI控制系统”的新方案,针对性回应韩国的竞争。
李在明的“外交牌”打得响亮,但能否转化为大选选票还未可知;阿联酋的平衡术虽能短期获利,却可能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对中国而言,这场竞争既是挑战,也是展现技术实力的契机。
你觉得李在明的投机能否帮他赢下大选?面对韩阿合作,中国该优先强化技术输出还是深化能源绑定?欢迎在评论区亮出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