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1月17日下午,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大一学生戴郑一君,在合肥市中心血站完成第10次血小板捐献。记者了解到,这位未满19岁的小伙,在高考后第二天就开始无偿献血。
“我的血小板指数很好,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所以我坚持捐献血小板。一般捐献后几天内,就能收到血小板供临床使用的短信。能够帮助到患者,我很高兴。”
作为一名医学生,戴郑一君深知临床用血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临床缺口。特别是在入学后不久,得知自己的辅导员李亚辉老师正是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为一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戴郑一君深受鼓舞。坚持无偿献血的同时,他还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有一天可以与患者配型成功。“每当想到自己小小的举动或许就能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戴郑一君说。
在整个献血经历中,戴郑一君没有出现过任何不适反应。“从登记到体检再到采血,每个环节都十分便捷。献血后营养均衡、作息规律就行,没有感觉身体有什么变化。”他还积极向同学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鼓励他们加入这项公益事业中。
谈及未来,戴郑一君说,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帮助更多的人;同时,他也准备将无偿献血坚持下去。“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既能为临床需要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也能以亲身经历告诉身边人,无偿献血是安全、光荣且意义非凡的事,传递温暖与爱心。”
合报合爱同行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唐萌 通讯员 张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