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封信这不是给员工的祝福,这是给打工人的公开处刑。
![]()
你刚加班到凌晨,地铁末班车都没了,打车回家又得五十块,这时候老板从地球尽头给你发微信:“嘿,兄弟,南极的冰山真美,你要学会坚守的意义。”
你坚守的是房租、房贷、续费率、KPI。他坚守的是拍照角度和冰川造型。
信里的一段原话:“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无边的宁静,冰川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而再员工的真实状态:“此刻我在出租屋的里,企业微信闪烁着续费压力的光芒,南极时间爱几点几点。”
这是两个平行宇宙,中间隔着老板财富自由后买的一张邮轮票,20天,人均30万。
有人统计过,新东方老师月均工资1万块,去趟南极最基础的花费也得8到20万。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老师至少要连续工作10个月,不吃不喝不还贷,才能攒够这笔钱。
攒够了又怎么样?回来照样面对积压的教案、家长的质问、主管的脸色。
你在地铁上被挤成沙丁鱼,他在邮轮上被企鹅围观。你在出租屋算这个月房贷差两千,他在算冰川形成用了几万年。你加班到23点吃冷掉的外卖,他早上6点看南极日出吃米其林。你怕失业,他怕回国后热度散了。
这就是那封信的全部内容。
![]()
俞敏洪确实对员工不错,2021年教培行业地震,他给六万员工赔了N+1,总共200亿,课桌椅都捐了。
我承认21年的俞敏洪是条汉子。但一码归一码。你当初仗义,不代表现在可以端着南极鸡汤往员工嘴里灌。
员工要的不是你三年前的仗义,是今年的年终奖能不能按时发,是节假日三倍工资能不能落实,是加班能不能给调休。
这些信里一个字没提。满篇都是“我我我”,“南极南极南极”。
员工需要的是“本月绩效提前发”,“续费率达标奖金加两千”,“加班超过22点报销打车费”。
从“996是福报”到“不吃苦不配成功”,从“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到“南极冰川的坚守”,鸡汤炖了十年,早馊了。这届年轻人不是脆弱,是吃吐了。
![]()
俞敏洪那一代企业家是宏大叙事的信徒。
他们真信精神能战胜物质,情怀能当饭吃。但他们忘了,当年他们创业的时候,自己也住在地下室,也吃泡面,也跟员工一起加班。
现在不一样了,他看企鹅,你看KPI,他住邮轮,你住出租屋。
位置一变,味道全变。
权力是最好的致幻剂。它让老板以为员工真的爱听鸡汤,让管理者以为“共同奋斗”能弥合一切差距。
平常在办公室,看到的全是笑脸,不管说多冷的笑话都有人捧,不管多离谱的决策都有人喊英明。
这叫权力幻觉。
直到这封信穿透了办公室那层窗户纸,顺着网线传到真实世界,才听见员工真正的声音:“你在远方看诗和田野,而我为了你的梦想在苟且。”
![]()
这事的本质不是共情能力不足,不是表达方式失误,是阶级差距离的公开炫耀。是老板在告诉员工:看,你们拼命加班,让我能去南极。你们继续努力,我明年去北极。
我从不相信企业情怀。公司不是你的家,老板不是你的兄弟。
职场只有一种语言:钱。其他都是废话。
这种“来自远方的祝福”,下次别发了,真有心,把这趟邮轮钱折成红包发群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