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辽河口湿地晴空万里,一只佩戴着环志“LHK 0500”和鸟类跟踪器的白鹤幼鹤,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振翅高飞,重返蓝天。这只几天前还体力不支、独自徘徊的珍稀鸟类,经我市多方联手救援,顺利回归自然,于18日安全抵达越冬地。
![]()
恢复体力的幼鹤振翅高飞。
白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全球种群数量稀少。辽河口湿地作为白鹤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每年都会迎来白鹤在此补给休整,是它们迁徙路上的“重要驿站”。
11月9日,盘锦湿地保护协会志愿者在日常巡护时,发现这只白鹤幼鹤独自停留在河边,精神萎靡、体力不支,无法跟随种群迁徙。由于白鹤野外生存对体力要求极高,单独活动面临多重风险,志愿者当即在现场守护,防止其受到惊扰,并第一时间联系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鹤类繁育保护站。
鹤类繁育保护站站长于长斌第一时间与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并对幼鹤进行了初步检查,之后小心翼翼将虚弱的幼鹤转移至鹤类繁育保护站。后续工作人员根据白鹤食性,为其搭配了营养丰富的专属饲料,同时24小时密切监测其身体状况。经过工作人员3天的精心照料,幼鹤体力逐渐恢复,各项生理指标达到野外放归标准。
![]()
工作人员为幼鹤佩戴环志。王海越 摄
放飞现场,工作人员为幼鹤佩戴了环志“LHK 0500”和鸟类跟踪器。随着保护人员解开束缚,幼鹤先是在地面短暂调整,随后展开双翼,朝着湿地深处飞去。其腿上的环志“LHK 0500”和跟踪器,不仅是它的“身份标识”,更将为科研人员追踪迁徙路线、研究白鹤生态习性提供关键数据。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辽河口湿地保护力度,构建起“志愿者巡护+专业机构救援+科研监测”的全方位保护网络,为迁徙鸟类打造安全家园。“希望这只幼鹤能顺利追上迁徙种群,一路平安。”于长斌介绍,放归现场,大家望着白鹤远去的身影,满心期盼。通过监测发现,这只幼鹤于17日从辽河口湿地起飞南迁,经26小时于18日早8点安全抵达越冬地鄱阳湖,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来源:辽河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