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竞争激烈,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考扩招持续释放就业压力
2021年至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累计增长23.8%,2025年高校毕业生总量突破1222万,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就业岗位的增长却未同步跟上。2025年有效就业岗位仅567万个,相当于每2名毕业生竞争1个岗位,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
“一边拥挤,一边空缺”成就业常态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失衡:
·文科、商科等传统热门专业毕业生扎堆,“人多岗少”现象突出;
·而制造业、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领域却存在43万人才缺口,岗位“虚位以待”。
二、志愿填报风向标:绿牌专业与红牌专业
√绿牌专业:就业稳、前景广
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科领域,例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机器人工程
这些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具备“需求大、薪资高、发展稳”的特点,值得考生重点关注。
![]()
![]()
×红牌专业:就业难、薪资低、转行率高
红牌专业通常指就业率偏低、薪资水平有限、发展路径受限的专业。以下为8个需谨慎选择的“红牌专业”,26届考生请注意避坑:
01 法学
·司法考试通过率仅10%-15%,公检法系统岗位饱和
·约60%毕业生转行从事销售、行政等非对口岗位
·AI法律工具逐步普及,基础岗位面临被替代风险
02 应用心理学
·本科毕业生中仅不到20%真正从事心理咨询
·行业门槛混乱,非科班从业者超40%
·考研跨考热门,竞争激烈
03 生物工程
·国内生物产业规模有限,仅能吸纳约15%毕业生
·本科教学内容偏理论,与企业实操需求脱节
·研发岗位多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04 化学工程与工艺
·多数毕业生需进厂倒班,工作环境较为艰苦
·传统化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环保压力
·新兴材料领域更倾向复合型人才
05 市场营销
·岗位门槛低,可替代性强
·60%岗位为销售类,收入高度依赖业绩提成
·AI营销工具正在替代基础策划岗位
06 汉语言文学
·毕业生数量多,优质对口岗位有限
·企业更青睐“写作+运营+数据”复合型人才
·AI写作工具已能完成基础文案工作
07 历史学
·就业路径单一,80%岗位集中于教师、文博领域
·考公考编竞争异常激烈
·行业数字化转型缓慢,传统岗位收缩
08 音乐表演
·仅15%毕业生能进入专业院团
·超60%从事教育培训或转行
·行业收入不稳定,职业生命周期短
三、建议:选对专业,赢在起点
选专业不是凭感觉,更要看趋势、看壁垒、看规划。我们建议考生和家长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看准行业趋势
重点关注与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健康、集成电路等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的专业,避开萎缩型、饱和型行业。
2. 重视技能壁垒
优先选择技术性强、门槛高的专业(如临床医学、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降低未来被替代的风险。
3、结合个人规划
·计划考公考编:可关注法学、会计、汉语言等岗位需求量大的专业;
·打算进入企业:重点关注专业的实操性、行业薪资天花板与发展空间。
![]()
志愿填报是人生关键选择之一,专业选得好,未来就业少烦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