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辉煌
调研的时候认识的一名警察,是我见过的学习能力最强的人之一。
他出生于七零年代,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自己又排行老末,他上完初中家里就供不起了。后来他去当兵,回来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他的考试之旅比较传奇:一次性自考多门上本科,备考一个月就考入公安队伍(文试、武试都是第一),考研成绩在周边几个地级市都排第一,备考两三个月就以400分左右成绩过司法考试,还高分考过了心理咨询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等。
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他反复说到身心一体。我理解的是,这首先意味着专注和沉浸。他小时候身体不好,长辈介绍他跟着一个先生学打坐,他也翻了一些家里的中医的书。受益于此,他说他比周围人强一点的是,他对自我的觉知比较敏感,比较容易进入现在所说的心流状态,比较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到一个事情当中。小时候,他姐姐问他《西游记》大概讲了什么,他就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其实唐三藏的三个徒弟是他自己内心的一个面向,分别就是贪、嗔、痴,整个故事就是他自我修行,怎么驯服内心进而得道的故事。我上大学之后也见过这个解释,但是听到他很小就想出来还是很震惊。他说:“其实也很好联想,孙悟空就是猴子,心猿意马嘛。”
这还意味着对知识的身体化感知和掌握。他说他学习任何知识,都是把自己代入进去。比如准备司法考试,要记《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繁琐的程序。他就想象自己是律师,在代理一个案子,会遇到各种情况,这些程序就是告诉他到哪一步该干什么,考试考哪个知识点他就回想他构想过的体验过的哪个环节。实体法上的很多规定也很细碎,他就想法律这么规定肯定是有道理的,相关的规定也肯定有个社会运行的道理,他也去体验这个过程,在这种体验过程中记住知识点。考中医,经络穴位很难记。他就躺在床上,感受自己的身体,经络就是身体上的河流,支流肯定要归于主干。穴位就是河流上的大坝,让整个河流有序,不能干涸,也不能堵塞,身体才能运转起来。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懂得纲举目张,懂得放弃。他每次准备考试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人家是准备尽可能多拿分,他是首先想他要放弃哪些分。每次他翻一本书,看目录的时间特别长。目录体现了作者对主次,对线索的安排,看懂目录就能看懂哪些知识很重要,知识之间的脉络是什么。比如总分600的司法考试,360分通过就已经很好,400分就非常优秀。根据目录,他首先就判断哪些知识特别零碎而且不重要,就直接放弃。他是放弃分数最早的,也是最后得分最高的。
作为一名警察和曾经的教师,他向我反复表达了一种担忧,就是今天的教育和治理,有点太过强调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他认为,从人脑来说,短暂的情绪价值是直接大脑信号直接到杏仁核,更长期持久的快乐和获得感则必须经过大脑皮层,人类的进化就是不断增强后者的刺激。在教育和做工作过程中,片面强调情绪价值就是片面的讨好,培养对方的短视和傲慢。缺乏深度的认知和沟通,缺乏原则的塑造,会积累成更大的结构性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