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市公务员局发布的一则公告,颇有些耐人寻味:在2026年度公务员招录中,招远市竟有多个岗位因报名人数不足,而被迫取消或核减计划。在考编热高烧不退的山东,公务员岗位向来是千里挑一的香饽饽,此次招远部分岗位的意外遇冷,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这不免让人心生疑问:难道招远人对编制已经这么淡定了吗?
取消录用计划的3个招远岗位
1、招远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职位A:该岗位计划招录1人,最终无人报名缴费。
![]()
该岗位遇冷具有一定必然性。
其一,专业限制较为严格。相较于计算机、金融、法律等开设院校众多的专业,侦查学、公安学等专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公安警察类院校及政法类高校,山东省内仅有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政法学院等少数院校开设此类专业。叠加"应届毕业生+中共党员"的双重限制,进一步缩小了报考范围,限制了大部分报考者。
其二,工作性质具有特殊性。纪检监察工作对从业人员要求严格,责任重大,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部分报考者考量到工作压力等因素,主动放弃报考。
2、招远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行政处罚决定审核岗:该岗位同样计划招录1人,最终无人报名。
![]()
核心原因在于该岗位明确要求报考者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这一硬性条件形成了较高的报考门槛。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难度较高,长期以来通过率维持在15%-20%区间,即便是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取得A证的人数也相对有限。这一资质要求直接筛选掉了大量潜在报考者,导致最终无人报考。
在此提醒法学专业且有意向报考公务员的小伙伴,应尽早备考并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关资质将显著提升报考竞争力,增加上岸机会。
3、招远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行政处罚决定审核岗
该岗位计划招录1人,实际报名缴费仅2人,未达到"招录计划数3倍人数"的开考要求,最终被取消录用计划。
![]()
该岗位遇冷原因与上述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岗位一致,均设置了"法学专业+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重报考条件,严格的资质要求筛选掉了多数潜在报考者。虽仅差1人即可达到开考比例,最终未能开考实属遗憾,但报考门槛的限定客观上导致了这一结果。
![]()
核减录用计划的1个岗位情况
1、招远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职位B:报名人数不足,核减招录计划该岗位原计划招录3人,实际报名缴费仅3人,最终核减为1人招录计划。
该岗位遇冷原因与职位A基本一致,同样限定了刑侦相关专业、中共党员及应届毕业生等报考条件,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基数较小,导致报名人数不足。最终3人竞争1个招录名额,竞争压力虽有所降低,但也直观反映出此类岗位报考门槛对报名人数的影响。
![]()
有观点提出疑问:公务员岗位吸引力较强,为何部分岗位会出现无人报考或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岗位遇冷除报考门槛因素外,工作实际情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此类岗位职权范围有限,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较大。从薪酬待遇来看,该岗位薪资水平与普通公务员持平,与公安、财政、司法等部门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同时职业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导致岗位整体吸引力不足。
给公务员报考者的几点建议
1、理性选择岗位,全面了解岗位信息。报考时切勿仅关注"公务员"身份,应充分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值班安排、职业发展等实际情况,避免盲目报考。
2、提前储备资质,提升报考竞争力。法学专业报考者应重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尽早备考并获取证书,该资质是报考众多执法类、司法类岗位的重要条件。
3、结合自身条件规划,优化报考优势。专业较为冷门的应届毕业生,若有考公意向,可积极争取入党,党员身份能为报考部分限定党员条件的岗位提供优势,降低竞争压力。
4、关注特殊要求,做好报考准备。报考司法警察等设有特殊体检标准的岗位,需提前了解具体体检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评估适配性,避免因体检不通过浪费备考精力。
此次招远部分公务员岗位遇冷的现象,为报考者提供了重要启示:公务员报考需理性规划,岗位选择与个人努力同等重要。
若您对此次岗位取消核减情况有不同见解,或有公务员报考经验愿意分享,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