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如何让城市滨水空间更具活力?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如何用数字智能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带着这些关乎沈阳未来的核心命题,一场汇聚国内国际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的“头脑风暴”——“全域联创 走进沈阳”国际创作营于11月16日在沈阳创新天地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在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研究会联合承办。聚焦空间统筹、产业发展、综合交通、滨水建设、城市更新、数字城市等重点领域,汇聚了20余个参与过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知名专家团队和设计机构,充分学习借鉴雄安、上海等地先进经验,为沈阳城市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团队包括清华建筑院、同济规划院、上海市政院等国内“顶尖力量”,还吸引了德国ppas、英国奥雅纳、澳大利亚Hassell等拥有丰富国际项目经验的知名事务所。阿里云智能科技、普华永道等标杆企业的加入,从多个领域为沈阳城市规划建设带来全新视角。
在16日下午的启动会上,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盛宴精彩上演。南京江北空间发展战略成果分享为沈阳市全域空间发展从时、空的维度带来了新思路;上海东方枢纽和虹桥枢纽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经验为正在扩容的桃仙空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外滩“三师联创”的城市更新经验,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顺应城市发展需求的弹性、精准更新新模式;学习汉堡、悉尼最新的滨水空间规划理念,是为了把浑河母亲河推向全世界。
与会专家在研讨环节表示,“我们不仅要借鉴成功案例,更要思考如何将其与沈阳的城市肌理、文化底蕴和发展需求相结合”,“河流赋予了城市灵性”,“沈阳拥有深厚的工业历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域统筹、全域布局’应是未来规划的关键”。
纸上得来终觉浅。11月17日,创作营全体成员分为五路,深入城市一线调研。从承载历史记忆的城市更新片区,到风景如画的“一河两岸”滨水空间和广袤的万亩松林;从充满活力的大浑南与桃仙空港,到关系城市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空间,专家们在实地踏勘中感知沈阳的现状、机遇与挑战,为沈阳发展出实招、谋良策。
“全域联创 走进沈阳”创作营的启动,标志着沈阳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汇聚全球智慧破解自身发展难题。据介绍,专家们还将持续探讨研究,创作营的成果将深度融入沈阳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枢纽增效等具体工作中。
可以预见,这场“头脑风暴”的成果,未来将转化为市民可感知的城市变化——更亲近自然的滨水公园、更具文化魅力的历史街区、更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一个更智慧、更宜居的现代化沈阳。此次活动不仅为沈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东北地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沈阳智慧”。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于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