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试过的 Obsidian 主题多得我都不想数。每次过了几周,我都会为了寻找更好的主题而切换。但这个——这个感觉不一样。我觉得我不会再换了。
基线是轻松简约的
当我第一次遇到 基线 时,它的口号是“轻松简约”。起初,我有些翻了个白眼。许多 Obsidian 主题都声称这一点,它们并没有说谎——简约风格是 Obsidian 的本质。这款应用程序的设计是干净整洁、没有干扰的。所有内容仅在你需要时出现,别无其他。
但 Obsidian 还有另一个定义特质,甚至可以说更为重要:可定制性。Obsidian 以一种大多数应用程序做不到的方式来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简单直接地使用它,或者堆叠插件,直到它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你可以完全忽略图表视图,或者围绕它构建整个库。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也没有错失恐惧。
这就是基线吸引我的地方。它的第二个口号是“无尽的可定制性”。这个让我注意到了。
无限制的定制
如果你花过时间为 Obsidian 主题设计,你可能听说过 样式设置插件。它让主题开发者可以提供定制选项,比如字体、颜色、间距等等。不过,你只能使用主题开发者提供的选项。
基线彻底改变了这个限制。是的,从技术上来说,你仍然受制于开发者的选择,但在这里,开发者却非常慷慨。几乎所有内容你都可以调整。字体、颜色、文件夹指示器、导航栏、按钮,甚至图表视图的行为。这种灵活性让它几乎像是一个官方的 Obsidian v2 主题。
标题使用了一种流畅、现代的字体,让我想起了 Nothing Phone 的品牌形象。更棒的是,你可以通过样式设置来更换或微调它。
现在,我正在使用基线的开箱即用样式写这篇文章。我没有动过任何开关。用起来依然很棒。我之前在一个次要的库里用过它,但在我的主要写作库里安装后,我才意识到它有多好。我本以为会回到我心爱的 极简打字机 Obsidian 设置,但现在我不太确定了。
轻松切换
人们坚持使用旧设置的最大原因——无论是浏览器、笔记应用还是主题——都是迁移的麻烦。我在从 Chrome 切换到 Safari 时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尽管我知道 Safari 客观上更好。同样的抵触情绪在这里也适用:你已经花时间自定义了当前的主题,重新开始听起来令人疲惫。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尝试一下原版,不要带入旧的设置。你可能会惊讶于你多么快就喜欢上它。
丰富的选项
Baseline 就像是把 Obsidian 的精华浓缩成一个主题。既可定制又优雅。即使你从不触碰任何开关,它也能给你带来足够的光泽感。但如果你是那种喜欢个性化的人,Baseline 会为你打开个性化的大门。
颜色是它的强项。您几乎可以更改界面中所有的色调——或者定义您自己的调色板,以便以后使用。我最喜欢的功能之一是“彩色标题”,虽然这个功能看起来小,但却能带来很大的变化;一些颜色能显著改善导航。
还有强调色同步功能,Baseline 会提取您的 Obsidian 默认紫色并一致应用。就我个人来说,我选择关闭这个功能,让所选的配色方案更显自然,但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点缀。
接下来是预设的配色方案。在样式设置的颜色选项中,您会找到适用于亮色和暗色模式的菜单,每种模式都有数十种调色板可供选择。我使用的是 macOS 预设,和我的笔记本电脑非常匹配。如果您在“指示器”中启用彩色文件夹,文件夹树会出现微妙的颜色标记,让折叠的文件夹更容易识别——这是我在拥有它之前从未意识到我需要的东西。
Baseline 有一个选项,可以“始终显示库切换器”。我马上就启用了。再加上一个紧凑的状态栏、更清晰的主导航选项,还有一个大大的“新笔记”按钮,突然间,用户界面变得更好用、更有个性。
我选择继续使用 Baseline
我尝试过很多主题,数都数不清,但 Baseline 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它开箱即用就很精致,同时又提供了无数种方式来满足你的个人喜好。这种组合让我在新主题出现时不会有跳槽的冲动。如果我想换个新鲜的外观,只需调整几个 Baseline 的开关,而不是从头再来。
它与我使用 Obsidian 的方式完美融合,这可能就是它让我感觉像家的第一个主题的原因。真让人难以相信这不是团队自己推出的官方“下一代” Obsidian 主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