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智远 | ID:Z201440
随便走进一家公司业务现场,都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数据为什么不同步了?审批为什么这么慢?三个工具里放不同东西,谁能告诉我流程走到哪一步了?
这是整个企业数字化共同的痛点。
这套问题已经持续了二十年。系统逻辑没变,但业务世界早和二十年前不一样了。
于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极扎心的问题冒出来了:为什么最懂业务的人,永远不能亲手做系统?为什么系统这件事,二十年里始终没有被真正重写?
01
直到最近,我在很多公司看到一个新变化开始冒头:系统雏形,正在业务自己手里「长」出来。
怎么长?讲一个我亲眼看到的场景。
前段时间,去一家企业开会。老板投屏给我看他们做的一套业务大屏,投放数据、经营指标、ROI,全都在一张屏幕里,切换还特别丝滑。
那感觉,像在电影里看到的作战指挥面板。
我以为他们花了几十万做系统,结果老板说:没有啊,一张飞书多维表格。
他说,他们是一点点搭的:
最开始只记录信息;后来大家都在上面更新,变成了流程;再后来,为了看清楚,加了视图;为了统计,加字段;为了推进进度,加节点。
觉得入口不清晰,又顺手做了个页面,搭着搭着,越用越像系统,越像越好用;最后连他们自己都没反应过来:一张表格,把整个团队的数字化雏形撑起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不是一家公司的故事。
我在很多企业看到完全一样的进化路径,一张表,一串再串,一步接一步,最后自然变成一个能跑业务的「轻系统」。
你看,从头到尾没有人提过「我们来开发个系统」;整个形态,是业务在做事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推出来的
那为什么业务一定要自己动手?
我后来总结下来,大概只有一句话能解释:业务变化速度,已经快到系统反应不过来了。
你看现在公司,产品一调整、策略一变、沟通链路一挪,系统都要重新来一遍。但系统的节奏永远是那四件套:
提需求、评估、开会、开发。于是业务和技术的撕裂感一年比一年重。
怎么办?
业务干脆自己来,用最原始的方式,拉个表,把信息放进去;再拉个视图,让大家能看清,要跨部门,那大家就一起看。
没有规划、没有立项、没有系统设计,结果反倒把事儿跑通了。这就是很多团队的现状:临时操作,做着做着,突然发现这玩意儿已经有点「系统」的样子了。
02
问题来了:企业都在这么干,工具端怎么把这种生长接住?前几天,我打开飞书多维表格,看到它悄悄多了一个东西:「应用模式」。
什么是应用模式?能干嘛?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东西挺朴素。
大家平时在表格里折腾出来的字段、流程、视图、链路,以前只能停在「表格形态」里,现在飞书把它往前推了一步,它能一下子给你变成「一个能跑业务的应用」
![]()
以前发个表,还得教同事从哪点、怎么看;现在点开应用模式,页面、菜单、表单,自动长出来,一眼就懂。
跨表数据也是。
原来做业务要同步、匹配、校对,非常折磨人;现在做成应用后,数据天然互通,几张表连起来就是一条链路,你不用再想查找公式,系统自己给你理干净。
打个比方:
以前做业务像站在厨房里,锅碗瓢盆都有,但做饭全靠你自己。
应用模式像突然来了一台料理机,你把东西往里一放,它自动切、搅、配、上盘,你只用决定「今天吃什么」。
所以,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核心优势又是什么?
我自己总结,划重点,有五点:
一,看着顺眼了。界面是系统级的,业务不用培训就能上手;二,搭建门槛降下来了;不用写代码、搞配置,拖拖拽拽就能把应用搭起来。
三,数据天然互通;几张表就是一条链路,系统自动帮你串;四,权限和角色更精准。谁看到哪、谁能操作哪,都能自动隔离。
五,体验更统一。原来东一堆、西一块,现在在一个应用里跑,方向更清晰。一句话总结:把「表格好上手」和「系统够专业」这两件事,合到了一块。
给你看一下一些部门改造后的样子?觉得如何?
![]()
所以,为什么偏偏是飞书,能承接这种「业务自己长系统」的能力?
03
我后来想明白了,核心原因只有一个:飞书把「多维表格」当成系统底座在做,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工具。
跨表关联、链路串联、权限分配、流程规则、自动化触发……
这些能力看似不起眼,但都是系统级能力;底座不够强,根本接不住业务的搭建习惯。
而飞书这些年把多维表格的底层能力补得很厚:数据量大不卡、跨表天然联动、权限做到极细,加上自动化、流程、触发器,本质上已经不只是「一个表格」。
所以,当业务习惯「自己动手搭系统」,多维表格几乎是唯一一个能把习惯直接接上去的平台。
![]()
这就是,飞书多维表格能力所在。
它把系统从「被开发」,推到了「被业务自然生长」这条新路线。那当系统能自己长出来,SaaS 行业会发生什么?
当然会变,而且是根上变。
传统 SaaS 像把企业装进一个框里,框做得再漂亮,它始终是框。而「业务自然生长系统」的逻辑,更像水:流到哪、变到哪、长到哪,都由业务自己决定。
以前 SaaS 靠两件事赚钱:卖一个做好的系统,卖一段实施服务。
业务不会永远照着系统走。于是,系统有系统的流程,业务有业务流程,两边永远对不上。
当系统在业务里自然生长后,企业第一次具备了一种能力:系统逻辑,从公司买来的,变成公司自己「用出来」的。
你越用,它越像你;你越变,它越能跟上你。
这对 SaaS 的冲击极大。
企业能自己搭出 80% 的系统形态,那 SaaS 厂商怎么办?业务能推着系统进化,那「卖项目、做实施」能撑多久?
智远看来,这时候,一类角色会被放大,掌握行业 know-how 的 ISV
过去 ISV 最大痛点是:方案做得好,产品化难;每个客户都要重做一遍,钱全烧在人力实施上。但当业务能自己长系统,ISV 的角色就变成,从「帮你做项目的人」,变成「把行业经验封成可复用产品的人」。
企业点一下就能用,ISV 点一下就能卖。
SaaS 行业走了十几年,第一次从「产品主导」,走向场景主导、行业主导、业务主导;所以,多维表格应用模式不仅帮企业做数字化,更在重写 SaaS 行业的供给方式。
那系统能「长在业务里」后,企业内部会发生什么?我第一反应是飞书那句话:先进团队,先用飞书。
为什么?
因为传统系统是部门式的,但业务增长是链路式的。
什么是链路式?打个比方,你就懂了:
以前部门之间协作,像踢球:A 把球踢给 B,B 再传给 C,中间要反复确认、反复问「收到没、轮到谁、卡哪了」。
当系统长在业务里后,协作更像接力赛。接力棒在哪、下一棒是谁、要不要起跑,一眼就知道,流程成了协作链,推着项目往前走。
协作顺了之后,组织规模化也会变轻。
一家团队从 5 个人长到 20 个人,新人往往跟不上老人的节奏。
老人靠经验和默契做事,新人靠问,问入口在哪、问下一步是谁、问要找谁。但当系统长在业务里后,这些隐形流程全变成了可见逻辑。
新人点开应用就是:
今天要做什么、去哪进、补哪些信息、下一棒是谁、自己负责哪一步;组织像突然上了轨道,不用“带人跑”,而是「用系统带着人跑」。
协同一旦跑顺,决策速度自然会被拉起来。
04
不信?我讲几个个例子。
先说一个业务复杂度天花板级别的行业案例。永旺是典型的大规模零售和综合服务企业。组织大、角色多、链路长,一个动作能牵动好几条业务线。
这种公司最典型的问题是跨部门协作永远对不上,数据永远不同步。
他们之前也试过做「大系统」,一套预算就是 1 亿日元,但流程一遍,就要重新开发。
后来,直接把整个员工管理和业务流程链路,用飞书多维表格搭了出来。
结果非常扎实:
- 1,000 多人同时在线协同
- 半年跑了 128 万行数据
- 完整覆盖员工管理、派遣、门店业务等全链路
- 直接替代原本预算 1 亿日元的大系统
以前靠人对数据,现在流程一跑,数据自己对齐了;所以,当系统长在业务里,跨部门协作不需要靠喊、靠同步、靠群里催。
再说一个「一锅端」的。
海正动保是做兽药的,业务链特别长:生产、库存、质检、运营、销售、经销商……
每条线都像高速路一样,车流量巨大,换一条线都得重新画图。他们过去数字化方式,靠各部门各一个表,各做各的。
应用模式出来之后,他们干脆上手做了一个「业务中台」,把产供销整个链路全塞进去。
![]()
比如:
- 角色自动分层(谁看什么,系统自己知道)
- 数据全程联动(生产影响库存,库存影响配送)
- 质量巡检、拍照、记录全部自动归档
- 哪一步谁来干,全都清楚地挂在链路里
- 连经验都封成「AI 提示词」,系统会提醒下一步该干啥
所以,以前靠「人盯的流程」,现在「流程推着人往前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状态。
还有电竞行业。
很多人想象里的电竞,是比赛、选手、舞台灯光。但做过活动的人都知道:它本质上是一个「极端流程密集型行业」。
品牌合作、物料、审核、场馆、人员排班……
任何一个节点掉链子,都可能影响整个赛事体验;英雄电竞现在怎么做的?它们把各部门、近60张表格整合在一起,成了「运营工作台」。
![]()
进去后,每个人只看到「跟自己有关的那一块」,审批、物料、场馆申请、流程状态全在一个界面,原来要靠几十条信息流收尾的事,现在一个应用就能管住。
药企更不用说了。
复杂程度不比任何行业低。实验、设备、巡检、拍照、隐患排查、整改、复核,每一步都有行业标准、监管要求、合规节点,随便一个环节乱了,都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医药行业标杆博腾制药的EHS(环境、健康、安全)实验室过去用100张表来管理实验室物品和流程。
用了应用模式后,他们把整个实验室的管理链路做成了一个「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支持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耗材与试剂管理,以及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
没错,应用模式的升级,就是这么省事。
对了,除了它们以外,还有广州昌邻(柠檬茶品牌 LINLEE)、元气森林.....
太多了,我数不过来了。
飞书多维表格应用模式,让碎在 Excel、口口相传里的流程,统统长成了一个「能跑业务的应用」。
对企业协作顺了、规模轻了、决策快了;对 ISV,从「靠人做项目」,变成「把 know-how 产品化」;对 SaaS 行业,是供给方式被彻底改写。
所以,我认为,应用模式不能用功能概括,它是下一代业务系统的雏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