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理性回归声中,房产正从投机筹码变回居住本质。
“住房的关键在于满足居住的基本需求,高房价难以长久维持。”李嘉诚多年前的这一观点,在2025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验证。
![]()
随着全国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0%,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几年,房价经历了一段逐步回调的过程,一线城市如上海从接近每平方米十万元降到六万五千元左右,二线城市比如郑州降幅达三成,环京地区甚至超过五成。
一、市场变革:李嘉诚预言的楼市新阶段
李嘉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对于房市走势有着独到见解。他曾预测,到2025年,房价可能会迎来一场大幅度的调整。如今,这一预测正在变为现实。
房地产行业正处在“三变三不变”的转折期——政策导向已从去杠杆转向防风险,需求由普涨变为分化,竞争也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比拼。
但不变的是,城镇化的长期逻辑仍在,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改变,“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依旧清晰。
龙湖管理层直言,短期走势仍要看政策刺激的力度。经历四年深度调整,不少城市的房价相比高点已下跌三成甚至更多。
楼市的止跌回稳不仅关系行业本身,更关乎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
二、 真实数据: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住宅投资56595亿元,下降13.8%。这些数字勾勒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景象。
销售端同样不容乐观。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下降9.6%。
10月份单月销售数据更是令人担忧,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19.6%和-24.3%。
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标志性变化——二手房交易占据主导地位。1-10月份,全国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4.7%,二手房在交易总量中的占比为44.8%。
“从近年走势看,二手房交易占比呈现出逐步提高的态势。”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表示,“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将新房销售量和二手房交易量合起来看,这样才能全面反映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的变化。”
三、 刚需之困:购房者面临的两难抉择
对于真正的刚需购房者来说,2025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份。
一方面,房价回调带来了更多的可及性。二线城市房价跌超30%,三四线甚至腰斩,议价空间加大。
如惠州有项目从2.8万/㎡降至1.1万/㎡,40万即可上车,这让不少之前望房兴叹的刚需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市场观望情绪浓厚。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下降19.6%,显示购房者普遍持谨慎态度。
这种现象背后是住房属性的根本转变——房子正在变回“住的地方”,而不是“印钞机”。
![]()
有分析认为,未来五年房屋可能面临“需求匮乏”。持有多套房的投资者面临“资产缩水、持有成本上升、流动性枯竭”三大困局。
四、专家视角:房地产如何满足宜居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教授指出,我国住房发展正面临重大转型。
![]()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涉及面非常广,扎根于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其模式转型总体上会遵循先立后破的原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与不断迭代优化。”
陈杰认为,目前行业在大方向上已经出现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和配套制度及政策工具的整体性转向。
总的方向是,推动房地产回归民生属性、商品属性和更好满足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需求。
在陈杰看来,短期(6个月-12个月)内,最可能率先落地的改革包括:清理和简化落户门槛、社保年限等对购房或租赁资格的行政性限制;优化住房信贷包括公积金的使用与提取便利;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并简化流程等。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则表示,1-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与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基本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收缩。
这体现出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所采取的各种止跌回稳的促进措施正在逐步发挥良性、持续的作用。
五、 未来走向:产品平权与品质居住时代
随着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产品力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多家头部房企负责人在业绩发布会上都强调了这一共识。
龙湖管理层指出,未来产品“平权化”将成为趋势:“曾经被视为‘顶豪’的专属标签,已经下沉到改善和刚需项目。”
这种产品“平权化”现象正在打破居住资源的阶层壁垒。以前有钱不一定买得到好产品,现在预算有限,也能享受过去只有豪宅项目才具备的居住体验。
阿那亚创始人马寅则认为,行业对“好房子”的理解仍过于单一,还停留在居住的维度层面,只是琢磨如何做硬件升级,却忽略了居住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好房子,应是居住与生活的紧密融合。
在“十五五”时期,房地产发展将更注重质量与效率。陈杰教授强调,一套有效落地的组合政策,应同时覆盖供给端、需求端与制度治理三条线。
在供给端,要扩大中间价位产品供给,支持差异化用地与融资工具;在需求端,要优化住房信贷包括公积金信贷支持体系;在制度与监管层面,要重点推进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
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发布,房地产领域正迎来诸多新调整与新方向。这些变化既关乎行业发展逻辑的转型,更与千万家庭的住房需求紧密相连。
李嘉诚曾言,到2025年,房价可能会迎来一场大幅度的调整。如今,市场调整如期而至,但这也为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创造了条件。
市场从不缺机会,只缺发现机会的眼睛。在房子逐渐回归居住本质的时代,或许正如李嘉诚所暗示的,理性决策比盲目跟风更能守护家庭财富的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