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 成琪)明清的外销瓷,是中国瓷器的“异域之花”,产自国内,扬名海外,遍藏西方各大博物馆,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纹章瓷是一种特别定制的外销瓷器,作为身份的象征,引领了西方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奢华的艺术情趣,蕴含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因,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地位和重要影响。
11 月 17 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广播电视台相关领导,与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为“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揭幕。
![]()
展厅一角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展览通过135件套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器,既展现纹章瓷在定制和收藏过程中所揭示的古代全球化进程中物质文化的传播机制与动态,见证中西文明在丝绸之路的相互交融,更以文博机构联动办展的形式,深化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成果,推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活化,助力打造京津冀文化共同体。
展览分为“瓷路海贸”“世族佳器”“美美与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瓷路海贸”简要介绍了中国纹章瓷的来样定制过程和商贸活动;第二单元“世族佳器”重点展现了纹章的承袭组合及中国外销纹章瓷的社会功能;第三单元“美美与共”以瓷器边饰风格的变化,展示了中西审美在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间如何互为影响、相互渗透。
![]()
清雍正广彩托尔家族纹章纹盘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中国制造、欧洲风尚”的纹章瓷,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在中西方交流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纹章瓷作为重要文化窗口,默默诉说着中西方经济与文化跨越山海的深度对话。该展览将作为首都博物馆元旦、春节“两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到2026年3月3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