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独看到这么一条横幅,很难不让人多想:
是不是要禁止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返回家乡?是不是要把在老家“躺平”的返乡务工人员赶出来?
不过,仔细了解一下这句话提出的背景就会明白,意思差不多是那么个意思,但方式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个方式。
据我查证,这句话最早是由农业部在云南召开的一场会议上提出来的,背景是要求各地想办法促进已脱贫人口务工就业,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进而导致规模性返乡,防止形成大量无业贫困人口滞留乡村的局面。
![]()
在这场会议上,农业部要求各地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支持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实效,持续推进考核发现问题整改。还要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受灾地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着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看起来能做的事情很多,能用的方法很多对不对?
Hmmmm……
我挨个儿来分析下这些措施,有助于大家了解实际情况。
加强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简单来说就是村里的保洁、祠堂的维护、集体林地的巡护等,的确是有开发空间的,但是怎么说呢,微乎其微。经济条件好一些的村子,在前些年已经设置过这些岗位了,经济状况没那么好的村子,这两年你想让村集体再拿钱出来新增岗位,村集体肯定会伸手向政府要补贴。转了一圈,压力还是得回到中央财政。
支持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意思是有些批量接纳了脱贫农民工安置就业的工厂,要给他们发一些补贴,帮他们升级设备,进而刺激提高其他工厂安置就业的积极性。且不说车间升级设备提高效率之后会不会马上裁员,光是这补贴的钱从哪出,就是个很大的难题。
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实效,这当然是很好的方向,但是,可能距离问题的核心还是有点远……
一方面,前几年刚脱贫的人口绝大部分就业方向其实都是工厂的普工、建筑业或者基础服务业岗位,这些岗位基本上不需要什么职业技能。他(她)们现在失去这些岗位并不是因为技能不足,而是因为别的不方便公开说的原因,培训技能并不能帮助这个群体重获岗位。
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受限于文化水平和既往工作经历,可以培训提升的空间其实是很有限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就业培训,都是什么茶艺师、公共营养师、育婴师等等,大部分其实不是为失业农民工准备的。
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这句话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场面话。加大工作力度,无非是两个方向,要么加人,要么加钱。
现在的形势下,增加就业帮扶机构的编制岗位和聘用岗位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加人这条路走不通。那加钱呢?能不能增加一些促进就业的专项财政资金呢?嗯,这就又回到问题的原点了,但凡财政宽裕一些……
所以,农业部能做的其实主要就是一件事:
持续推进考核发现问题整改。
持续推进考核,就是原先各个省、各个市每年要把辖区内开展的就业促进就业帮扶工作整理好,汇报上来,以后就改成每个季度汇报,还不行再改成每个月汇报,每周汇报,直至每天汇报。
至于各地要怎么开展工作,要去哪里找资源来开展工作,那是需要各地自己想办法的事情。上面已经加强考核了,也就是加强工作力度了,再做不好肯定不是上面的责任了。
读到这里,大家都明白要怎么防止脱贫人口规模性返乡滞乡了吧?
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其实,和平才是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