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秩芳华 弦歌不辍——写在《盲童文学》创刊40周年

0
分享至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一本杂志,经历40载春秋,封面已然泛黄,边角微微卷皱,可封面上的那艘红船,却依旧倔强地破浪前行。它就是《盲童文学》的创刊号,没有华丽的装帧,却承担着沉甸甸的使命,带着滚烫的初心,为千万盲童推开了那一扇望向世界的窗。

40年,足以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也足以让一个梦想熠熠生辉。今年,我们迎来《盲童文学》创刊40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我国唯一一本专为盲童出版的盲文版文学期刊,它如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无数盲童前行的方向;它更如温暖相伴的朋友,陪伴一代代盲童走过春夏秋冬。

《盲童文学》四十年的坚守,是对盲人群体最真挚的陪伴,更是残疾人事业中传递爱与希望的生动见证。



初心:以爱为帆,破浪启航

40年,能抵岁月漫长,能抵黑暗迷茫,更能抵一份初心跨越山海的坚守与滚烫。

《盲童文学》的创刊源于一个温暖而坚定的初心——为盲孩子办一份自己的刊物,它的前身是徐白仑先生创办的《中国盲童文学》。这本刊物填补了我国盲童课外读物的空白,成为陪伴一代又一代盲童成长的良师益友。

在特殊教育界享誉中外的徐白仑先生原本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在我国建筑史上也曾留下过精彩篇章。然而,中年失明的他失去了心爱的事业、失去了色彩,一度陷入深切的痛苦中。在苦闷中,他选择通过写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创作过程中,他从自身的痛苦中觉察到盲孩子们的需要,为盲童办一本文学刊物的念头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创刊之路并非坦途。徐白仑先生既不懂盲文,也没有资金,但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毅然前往上海盲童学校学习盲文,系统研究了盲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又为筹集资金东奔西走,克服了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多曲折之后,他遇到了同样想为盲童创办一本文学刊物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的赤诚与执着打动了众多领导和文学泰斗,康克清、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给予了亲切关怀,巴金、冰心、叶圣陶、夏衍等著名作家也纷纷给予了热心帮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为这本刊物捐款。所有的困难被爱心一点一点地化解,《中国盲童文学》终于扬起爱的风帆,驶向光明的未来。

1985年12月,在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中国盲童文学》正式创刊。康克清同志在致编辑部的信中称其为“一项雪中送炭的好事”,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同志题词寄语:“希望越来越多热心于传递光明的人帮助失明的孩子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自主于社会,有益于社会。”从此,这本刊物犹如光明的使者,把爱的种子撒进无数盲童的心田。

徐白仑先生说,他愿意像经霜的红叶,在凋落前化成一片烈焰,燃起盲童心头的希望和光明。1986年7月14日,他策划组织了第一届盲童夏令营,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个民族的58名盲童代表在北京欢聚一堂。次年,他在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下探索我国特殊教育的新路,倡导、实施了让贫困地区盲童走进课堂的“金钥匙工程”。一把把凝聚着血汗与爱心的“金钥匙”被送到1万多名视障儿童的手中,让他们读懂了《中国盲童文学》里的拳拳爱意,帮助他们驱走心中的黑暗,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2010年,徐白仑先生将《中国盲童文学》的全部工作移交至中国盲文出版社。2013年10月,《中国盲童文学》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的期刊刊号,并于2014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盲童文学》。

坚守:温暖心灵,引梦远航

40年,是时光写给时代的信笺,是岁月沉淀的人文刻度,更是与读者双向奔赴的温暖长情。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对盲童来说尤为重要,由于视力障碍,他们可能囿于黑暗,而阅读可以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走向光明、走向快乐,融入社会、成长成才。

《盲童文学》打开了盲童封闭的心灵,引领他们走进新的天地,在书香中获得快乐、温暖和自信。每一页纸上跳动的小米粒都像音符一样为他们谱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谐乐章。

中国盲文图书馆副馆长何川是《盲童文学》最早的读者。40年前,可供阅读的盲文读物非常有限,与这本刊物的相遇为他的阅读天空增加了一颗温暖的星星。他说:“虽然我两岁就已失明,但通过阅读,我习得了知识,淬炼了思想,提升了修养,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我无法用眼睛看清的世界。”多年以后,他从一个读者成长为一名盲人文化事业的辛勤耕耘者,让更多的视障朋友可以像他一样,通过阅读点亮属于自己的星空。

回忆起小时候读过的《盲童文学》,视障博士黄莺说:“无论是我母校的视障学长,还是现在在读的视障学生,大家聊起课外阅读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盲童文学》,并齐声说出开篇栏目的名字《涓涓暖流》。”当她第一次在《盲童文学》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那种兴奋和激动不亚于突然发现自己上了电视新闻。”除了阅读,《盲童文学》还打开了黄莺与外界沟通的窗口,让她结识了更多视障朋友,让她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

“我对文学的理解和热爱,对文字的最初体验,就是从《盲童文学》开始的。”盲人长笛演奏家吴晶分享道。这本刊物不仅让她爱上了阅读,更让她懂得了如何用文字去感知世界,用行动去书写人生。

这些来自读者的动人故事与真挚反馈,深深温暖着编辑们的心。从1985年至今,杂志的栏目在变,装帧在变,工作人员也在变,但它带给每个盲童的绚丽色彩没有变。

绽放:惟时励新,与时俱进

40载初心不改、温暖相随,这颗播种于1985年的种子,如今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创刊之初,《盲童文学》便肩负着“陶冶心灵,丰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给盲童以温暖、欢乐、希望和自信”的使命,徐白仑先生与郑渊洁先生依据盲童的阅读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栏目:《涓涓暖流》汇聚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殷殷寄语,《强者之歌》讲述优秀残疾人的奋斗与成长、传递不屈的生命力量,《百花飘香》《鸿雁传情》等栏目成为无数盲童生命中一道灿烂温暖的光。

时光悄然流转,经典栏目历久弥新,新栏目不断涌现,共同构筑起盲童们喜爱的精神家园。金牌栏目《涓涓暖流》迄今已刊发230余篇各级领导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文章,高洪波、聂震宁、梁晓声、赵丽宏、肖复兴、梁衡等知名作家在此留下了温暖的笔墨,如涓涓暖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金色校园》40年来累计刊发了1200余篇盲童习作,传达着小作者们阳光、感恩的积极心态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为更多的盲童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新一代办刊人与时俱进,深入盲校认真调研,紧密围绕办刊宗旨,不断调整栏目设置,不断满足广大盲童的阅读需求。2021年,《作家漫谈》采撷文华,让盲童触摸更广阔的文学天地;2022年,《红色经典》深沉回响,激发盲童的爱国情怀;2025年,《先锋人物》携光而至,帮助盲童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栏目在变,但“温暖盲童心灵,引领盲童前行”的办刊宗旨从未改变。

刊物不断精进臻善的背后,是一群点灯的人。历任主编与编辑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不断撷取契合盲童需求的作品,融入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持续助力盲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及综合素质提升。每一期《盲童文学》都要经过汉文、盲文两轮精编、精校。这不仅是对刊物、对文字的尊重,更是对每一位小读者的深情。他们不辜负每一位盲童、不辜负每一位读者,让《盲童文学》这道光温暖着盲童的心灵,也照亮了盲童的未来。

这道光,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科技浪潮奔涌,阅读不再停留于纸上,而是有了更多元的呈现。《盲童文学》积极拥抱变革,尽力突破盲文纸质期刊的局限,于2016年3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自2022年第5期起,又用技术为文字插上声音的翅膀,随刊赋植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听海网、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上线了电子书、电子盲文和有声版等无障碍格式版《盲童文学》。越来越多元的阅读载体,让盲童处处可读、时时可读,在互联网时代与同龄人共享阅读乐趣、共同成长。

《盲童文学》走进校园,不断突破传统阅读的局限,努力提升阅读的深度、广度,致力于为盲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阅读新生态。创刊之初延续下来的“盲童夏令营”,后续开展的“共读一本书”“主题征文”“读说写训练营”“盲童阅读指导培训”等活动,以“大阅读”理念引领阅读,全面融入全民阅读,助力书香校园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通过营造共读氛围,让他们从被动输入转变为主动输出,促进阅读、表达、写作、学以致用——阅读不再只是读纸上的字、词、句,而是以天地为阅览室,把万物作书卷;阅读也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埋头苦读,而是可读、可听、可说、可写、可分享的多彩体验。将“大阅读”的理念落到实处,让盲童的世界更辽阔、驾驭人生的能力更强大、成就梦想的天地更宽广,让盲童走向光明、拥抱世界的每一步都坚定而充满回响。

赓续:造炬成阳,未来可期

40年,不是简单的时间刻度,而是信念的传承、使命的延续,更是用热爱对抗岁月的生动注脚。

40年,足以让微光成炬。2016年,《盲童文学》入选“全国优秀少儿报刊”;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期刊”;2020年,获得“我是期刊领读者”优秀期刊TOP第6名。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从一个人的艰难创刊到一群人的坚守传承,从一本受众很小的刊物到国家级优秀少儿期刊。

《盲童文学》的40年,从来不是孤单前行的旅程,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创办人与历代办刊人的辛勤付出,离不开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更少不了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所有作者、读者们的鼎力相助。这本公益杂志历经艰难,却始终以温暖为底色,那四五厘米的厚度不仅承载着文字,更承载着千万盲童的期盼、托举着一代代盲童的成长。

四十不惑,四十有“获”。当我们再次翻看创刊号封面上的蓝海、红船与白帆,仿佛仍能听见那些被六点盲文点燃的欢呼——世界上的光明,可以用眼睛寻找,也可以用指尖触摸。

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与时光击掌相和,愿每一道知识的光芒都被珍惜,愿每一份付出与热爱都被珍视,愿《盲童文学》继续陪伴一代又一代盲童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盲童文学》编辑王安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张博恒单杠失误瞬间一裁判鼓掌大笑遭质疑,官方回应:涉事裁判员终止比赛执裁资格

张博恒单杠失误瞬间一裁判鼓掌大笑遭质疑,官方回应:涉事裁判员终止比赛执裁资格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8 23:35:12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深度报
2025-11-18 22:43:57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AI寒武纪
2025-11-19 01:42:12
一个电话被骗走所有积蓄!影视飓风员工讲述被骗细节……

一个电话被骗走所有积蓄!影视飓风员工讲述被骗细节……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24:31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江苏科技大学博导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被带走调查,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校方回应:已离职

江苏科技大学博导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被带走调查,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校方回应:已离职

新浪财经
2025-11-18 20:21:02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风过乡
2025-11-18 21:05:04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乌克兰在前线摧毁中国制造的63式多管火箭炮

桂系007
2025-11-19 03:18:49
据说,这是鹿晗被星探发现之前的状态,如果我是星探,我也找他

据说,这是鹿晗被星探发现之前的状态,如果我是星探,我也找他

可乐谈情感
2025-11-19 00:20:31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今夜,暴跌!突发,黑天鹅!

中国基金报
2025-11-19 00:16:16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随着比利时7-0,西班牙2-2爆冷,世预赛最终积分榜:欧洲12队直通

随着比利时7-0,西班牙2-2爆冷,世预赛最终积分榜:欧洲12队直通

侃球熊弟
2025-11-19 04:37:23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摇晃了几下,突然爆炸!很多广东人家里都有……

摇晃了几下,突然爆炸!很多广东人家里都有……

深圳晚报
2025-11-18 21:59:44
2025-11-19 07:51:00
华夏时报 incentive-icon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由华夏时报社运营。
79773文章数 2830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Trisha Lambi:当代澳大利亚女画家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Trisha Lambi:当代澳大利亚女画家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方代表:日本毫无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