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正如火如荼举办,为助推广州城市面貌持续“焕新”,城市内涵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新风开花结果,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出《民呼我应·共迎文明十五运》系列报道,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聚焦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推动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文明治理实践。
民呼
出租车违约索赔难,行业低迷竞争显著
“以前遇到出租车绕路,相关车费索赔难以及时到位。”市民许先生在广州已经生活了七八年,他告诉南都记者,前几年遇到过乘坐出租车被司机恶意绕路的情况,“没办法,后来大部分时间,我就尽量避免乘坐出租车。”
“这几年,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加上多样化出行方式快速发展,广州出租车行业面临很大的冲击。”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问题的成因在于,网约车平台之间竞争激烈,通过优惠低价等手段吸引客流,进一步加剧行业内卷和同质化竞争,造成巡游出租车(下称“巡游车”)和网约车驾驶员收入持续处于低位。在此情况下,个别巡游车驾驶员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违规收取费用、加价、绕道等方式增加个人收入。加之,当前行业市场整体低迷,部分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对驾驶员“不想管、不敢管”,助长了驾驶员违规违章,引发行业负面舆情,影响行业整体形象。
![]()
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在白云机场进行检查。(受访者供图)
我应
有违约先退费,全国首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构建行业信任体系。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国内率先推行“违约先行退费”的行业机制,即乘客在乘坐巡游车出行过程中如遇绕道、中途逐客、多收费等违章行为,可拨打车内张贴(或发票上)的企业客服电话或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诉求,企业原则上在1天内完成初步核实及退回车费。
那么,如何进行核实退费呢?巡游车企业如约出行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接到投诉后,企业根据乘客提供的乘车信息,询问当事驾驶员,并对当次车程的营运数据、行驶轨迹及车内视频进行核实后综合判断。经初步核查违章行为属实的,企业将先垫付当次车费给乘客,再通知当事驾驶员回场进行教育整改,并追溯赔付费用。
“秒解决。”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网友在2025年4月发帖称,来广州出差,遇到巡游车绕路的情况,并晒出了发票以及收款记录等。在次日,该网友再次发帖表示,巡游车公司在调查后,已经进行退款并对司机做出了教育,网友表示“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点赞。”
多措并举,新机制全市推行
事实上,在该机制的推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在推行初期,有个别企业和驾驶员对这个机制的认识不足,参与或落实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表示,为此,该部门在2024年10月先行开展了试点工作,2025年3月份在试点的基础上,指导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印发行业“违约先行退费”倡议书和工作指引;并会同行业协会,通过召开多场行业会议、上门督导、小范围座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政策宣贯,争取企业理解和支持,引导企业自觉响应参与。
除了取得企业和驾驶员的支持,还得告知市民以及来广州的游客。“这也是一个难点。”该负责人介绍,他们一方面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制作涵盖企业电话、车牌号码、投诉二维码、“违约先行退费”指引等内容的贴纸,张贴在巡游车内显眼位置。其次在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等交通枢纽区域加强宣传。
“我们企业是很支持这项工作的。”如约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机制是目前提升巡游车行业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对乘客权益的有效保障,能给予乘客搭乘巡游车的信心,同时也能不断促进企业和司机提升服务。在推行过程中,企业积极与司机加强沟通,推广“违约先行退费”的意义。同时,司机也会签订承诺书,履行诺言、践行责任。“绝大多数的司机都是支持的。”
“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安全驾驶,干净卫生本身就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出租车司机的责任和使命。”驾驶员刘师傅告诉记者,该机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驾驶员队伍进行约束。同时,他也希望机制能够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司机。
![]()
到今年9月,行业超1.1万辆营运车辆参与了“违约先行退费”机制。(受访者供图)
超1.1万辆营运车辆参与,投诉量明显下降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新机制的平稳运行,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部署了“4852”专项整治安排,自2025年6月中旬至12月底,紧盯暑运、国庆、广交会、全运会4个重点时期,紧抓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广州塔等8个重点区域,严打巡游车议价、拒载、高价收费及无证网约车、网约车线下揽客5类重点违章行为。并且,同步采取现场与非现场2种执法模式。在收到线索时,按照收到投诉“100%核实,100%回复,证据确凿100%查处”的原则,安排专人跟进。不仅如此,该部门还对违章较多或投诉较多企业进行普法约谈,要求其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据介绍,自试点工作以来,到今年9月,广州市区58家巡游车企业已全部响应,行业超1.1万辆营运车辆参与了“违约先行退费”机制,约占行业在营运车辆规模的97%;企业处理涉及“违约先行退费”的服务投诉6017宗,累计退费225714.72元,有效保障了乘客合法权益;其间,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受理巡游车有效服务投诉较同期下降15.7%。
专家说法
建立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协同闭环
新机制构建行业信任体系
“无可否认这是很好的尝试。”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认为,作为率全国之先实施出租车“扬手即停”服务的城市,广州在出租车管理和服务方面很多举措都走在前列。此次新机制最大突破在于实现了从“责任认定优先”到“用户体验优先”的根本性转变。传统机制要求乘客经历“投诉-调查-认定-退费”的漫长过程,维权成本高、效果差。新机制通过“先行退费”直接切中乘客最核心的补偿需求,将维权等待周期从数周压缩至1天。
郑子殷表示,该机制建立了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协同闭环,通过企业热线快速响应+12345政务热线跟进的模式,形成企业信用承诺与政府刚性约束的有机联动。同时,创设行业服务质量“快处快赔”标准,“1天退费”首次在出租车行业确立服务补偿的时效标杆。此外,还采用“准司法化”的证据处理原则,对乘客投诉实行“收到100%核实、结果100%回复、证据确凿100%查处”,赋予民间投诉准官方调查的效力。
“这个做法反映出其用户权益优先的治理逻辑。”广州市法学会刑事辩护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何生廷则认为,相关的经验、做法也将会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有利推动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这一创新机制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打车纠纷,更在于为公共服务行业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来提升公信力提供了鲜活样本。何生廷介绍,此前传统退费机制流程冗长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处理模式。而广州“违约先行退费”机制将监管推动转为企业主动担责,从源头压缩维权成本,也会极大降低乘客维权的心理门槛与时间成本。
“虽然短时间必然面临出租车驾驶员阵痛、企业成本上升的情况。”何生廷表示,但从长远来看,出租车的投诉率降低,逐步赢得乘客信任,意味着回头客增多,有利于出租车企业更加重视服务质量,为巡游车行业在与网约车的竞争中找到破局之路。
“这个机制将倒逼行业走向‘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发展轨道。”郑子殷表示,该机制将构建乘客维权“正反馈循环”,他进一步解释,当乘客发现投诉响应速度从“月计”变为“日计”,且能获得实质补偿时,投诉意愿将显著提升。这使违规行为发现概率增长,形成“投诉即处理-违规必受罚-服务趋规范”的良性循环。此外,还能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精准度。
经验
高效处理、罚管结合
新机制推出一年的广州经验
“投诉处理必须及时高效,形成闭环。”如今,新机制推出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广州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也进行经验总结,要确保新机制的有效实施,行业部门就要落实筛查核实、企业及时先行退费、执法部门坚决查处、行业部门统一回复的工作闭环,对违章行为做到发现一宗、核实一宗、查处一宗、回复一宗,确保及时回应乘客诉求、妥善化解司乘矛盾。
其次,要罚管结合,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违约先行退费”机制的积极性。该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常还需要根据网络舆情、日常投诉等数据情况,综合运用督导检查、普法约谈、行业通报、行业考核等举措,有的放矢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行业“违约先行退费”机制,自觉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例如,修订完善行业服务质量测评方案,从参与情况、工单退费情况两个维度对企业“违约先行退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引导企业切实落实新机制等各项工作任务。
“违约先行退费”,其精髓不在于“退费”,而在于“先行”。可以看出,广州巡游车行业正在以“用户体验优先”重构流程,并以此确立刚性标准。同时,还实现了从“管制思维”向“用户思维”治理逻辑的转变,将用户权益和体验置于最高位,通过“先行退费”这一动作,主动承担了监管不确定性的成本。
此外,该机制的推行,使得监管者能从模糊的“行业管理”转向精准的“数据画像治理”,哪个企业懈怠、哪类违章高发、哪个区域是痛点,都一目了然,从而实现“发现-打击-预防”的闭环。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统筹:周昌和 李欣 冯芸清
统筹记者:廖艳萍
统筹编辑:董晓妍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廖艳萍 蒋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