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792篇文章
我说我是搞病理诊断的,你一脸疑惑!
我解释说就是显微镜下看片的,你哦了一声,然后问是不是和看影像胶片一样,黑白灰几个色度来判断疾病?
我说不是,病理的色彩可丰富了,打个比喻:你可以把影像色彩想象成老式黑白电视呈现的画面效果,那病理色彩就是彩色电视机呈现的画面效果,不信给你看几张图片:
![]()
怎么样?“五颜六色”用来形容不足为过吧!显微镜下病理色彩可丰富了。
当然不同色彩,需要不同的染色方法。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病理科最常见的染色方法-HE染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是组织学和病理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其原理基于细胞内不同成分的化学性质与染料的结合。
1. 细胞核染色原理
苏木素的作用
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经媒染剂处理后携带正电荷。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基向外,使外侧带负电荷,呈酸性。苏木素的正电荷与DNA的负电荷通过离子键或氢键结合,形成带正电荷的复合物。在碱性环境下,该复合物被氧化为蓝色的苏木红,从而使细胞核染成蓝色。(下图示皮肤、肠黏膜组织)
![]()
相关结构染色
除细胞核外,钙盐、软骨、黏液等也因含酸性物质,能与苏木素结合而呈蓝色或紫蓝色。(下图示软骨、病变钙化组织)
![]()
2. 细胞质染色原理
伊红的作用
伊红是酸性染料,在水中解离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细胞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为两性化合物。当染液pH调至蛋白质等电点(4.7-5.0)以下时,蛋白质带正电荷,可与伊红的负电荷阴离子结合,使细胞质染成红色或粉红色。(下图示肝组织、肌肉组织)
![]()
其他成分染色
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嗜伊红颗粒等因含碱性物质,也能被伊红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下图示小血管内红细胞、骨骼肌组织)
![]()
3. 染色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分化作用
染色后用盐酸酒精等分化液处理,去除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过多结合的苏木素,使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更分明。
返蓝作用
分化后细胞核呈红色,需用弱碱性溶液(如氨水、碳酸锂溶液)使苏木素恢复为蓝色,增强细胞核的染色效果。
通过苏木素染细胞核为蓝色、伊红染细胞质为红色,形成鲜明对比,便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是HE染色的核心原理。(下图示乳腺、横纹肌组织)
![]()
具体染色步骤如下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冰冻切片晾干即可;
2、切片入苏木素染色3-5min,水洗,盐酸水溶液分化约3s,自来水洗,氨水返蓝约3s,自来水洗;
3、镜检细胞核呈淡蓝色至蓝色(由不同组织决定),背景淡蓝色或者近乎无色;
4、切片依次入85%和95%乙醇脱水各4分钟,入伊红染液4-5min,三缸无水乙醇脱水,每缸4-5min,正丁醇透明4-5min,两缸二甲苯透明,每缸2-4min;
5、切片转入盛有干净二甲苯的方缸中,中性树胶封片。
结果判读
细胞核呈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深蓝色,粘液灰蓝色,细胞浆呈深浅不同的粉红色至桃红色,胞浆内嗜酸性颗粒呈鲜红色,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弹力纤维亮粉红色,红细胞橘红色,蛋白性粘液粉红色。(下图分别示皮肤、胎盘、肠黏膜、血管组织)
当然,时代在进步,病理诊断阅片都用人工智能了,更别说染色了。现在各医院病理科几乎都没有手工染色了吧,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染色机,包括染色各个步骤及封片流程,对于大批量的切片染色来说,效率非常高,并且机染颜色质量比手工染更稳定。(图为我科全自动HE染色机)
![]()
![]()
作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理科 潘盛兰
![]()
![]()
![]()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