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宫颁奖,哪吒自然不会来了。”
前几天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举行,当晚陆续公布了不少最佳演员。
然而在给哪吒颁布奖项的时候,主创团队却无一人到场。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国内的最高奖项,都得不到“尊重”了?
![]()
2025年11月16日晚,厦门,金鸡奖颁奖礼。
主持人念到“最佳美术片奖——《哪吒之魔童闹海》”时,全场安静了两秒。镜头扫向领奖台,没人上去。
现场只好放了一段提前录好的短片,主持人笑着解释:“主创团队正在闭关筹备新项目,抱歉未能到场。”
![]()
这一幕直接冲上热搜,刷屏了一整晚。
一部刚把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干到152亿、全球排名第五、观影人次破3.1亿的电影,就这么用一把空椅子领了个“美术片奖”。
很多观众当场就绷不住了:这合理吗?
![]()
《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家习惯叫《哪吒2》)上映不到一年,国内票房152.3亿,全球21.8亿美元,稳坐全球影史第五。
豆瓣8.7,猫眼9.8,衍生品和版权收入已经超过35亿。
周星驰一个人发了十条“我要看哪吒2”,香港发行权抢到要官方出面调解。
![]()
再看看本届金鸡奖的大赢家《好东西》:票房6.8亿,豆瓣8.1,一口气拿了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
另一部口碑更好的《出走的决心》,咏梅主演,豆瓣8.4,票房4.2亿,结果一个奖都没拿到。
把这三部片子放在一起,普通观众用脚趾头都能算出来哪里不对劲:市场和口碑排第一的片子,只拿了个动画专属奖;票房不到前者二十分之一的片子,却包揽了最重磅的三项大奖。
![]()
金鸡奖的评选规则其实没藏着掖着: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大概200位评委投票,评委都是业内老人,导演、演员、摄影、剪辑、评论家都有,平均年龄55岁往上。
问题就出在这套“专业优先”的老机制,跟现在的电影市场越来越脱节。
![]()
第一动画电影被死死钉在“美术片”这个框里,金鸡奖从1981年第一届就单独给动画设奖,四十多年没改过。
哪怕《哪吒2》在故事深度、表演调度、工业水准上吊打一堆真人电影,评委还是习惯先把它分到“儿童片/技术片”那一类,不给进主竞赛单元,相当于提前把奖杯天花板焊死了。
![]()
第二评委的审美和普通观众已经不在一个频道,很多评委是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老前辈,他们更喜欢现实主义题材和作者表达,像《哪吒2》这种高度商业化、全年龄段、神话工业大片,在他们眼里天然“不够深刻”。
第三行业里还有一句公开的秘密:金鸡奖有点“轮流坐庄”的传统。
每年得照顾不同地域、不同片种、不同年龄段的导演,不能让一个人或一个类型一直拿大奖。《哪吒2》这种爆得太狠的,反而容易被“平衡”掉。
![]()
所以《哪吒2》只拿了个“最佳美术片”,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导演饺子连这个奖都没来领。
很多人以为他是生气了,故意不给金鸡面子。其实没那么简单。
华表奖给了《哪吒2》“特别贡献奖”,含金量比金鸡最佳影片还高,饺子也没去,还是让制片人代领,放了同样一句话:“新片还在创作,不出席任何活动。”
![]()
上映十个月,他几乎彻底消失。
工作室门口天天被媒体堵,资本开十倍薪资挖团队,有人故意捧杀,有人扣民族主义帽子……
他看得太清楚了:再不躲起来,下一步就该被消费光了。
![]()
不来领奖,既是对动画分类的不满,也是对整个喧嚣环境的拒绝。
他用最干脆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我就是个导演,不是流量明星,我的价值在下一部作品里,不在红毯和闪光灯里。
这把空椅子放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导演的个人态度,而成了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观众和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了票,专业奖项还在用40年前的标准打分,这套体系还能撑多久?
![]()
好在金鸡奖也不是完全不改,2023年它就取消了“最佳儿童片”奖,说明组织方也知道有些分类过时了,接下来要看动画电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取消单独奖项的品类。
或者更简单一点,学奥斯卡,把动画彻底放开,让它跟真人电影公平竞争。
或者干脆增设“观众选择奖”“最佳商业电影奖”,让市场声音也能进场。
![]()
反正那把空椅子已经摆在那儿了。
要么有一天,有一座真正匹配152亿分量的大奖把它填满;要么,它就逼着中国电影奖项把老规则彻底改写。
对观众来说,哪种结果都比现在这场尴尬强。毕竟电影是3亿多人掏钱看的,不是只给200位评委看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