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球游戏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价值连接者
联系微信号
读者服务:yxrb2024
合作交流:GACAwards
前些天,《恋与深空》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云游戏测试。
我也第一时间参与了测试。和大家的讨论一样,只要网速够快,画质就能直接“拉满”,在显示器上颇具冲击力。直到这里,都颇符合我的期待。
但我没想到的是,战斗系统给我玩爽了。
当界面切换至横屏模式,熟悉的战斗玩法在键鼠操作下焕然一新:鼠标瞄准让索敌和技能释放更精准,键盘走位也更为流畅......相比移动端的触屏操作,PC端有着更跟手、更具节奏感的战斗体验,简直像在玩动作游戏。
![]()
轻薄本也很流畅
不只是我有这种惊喜感。在社区里,越来越多的玩家也在讨论云游戏的战斗体验。一直以来,《恋与深空》“动作+恋爱”的特色玩法备受关注,芯核搭配与连招技巧等战斗攻略一直是高热度话题。不过随着玩家对战斗系统的熟悉,讨论渐渐固定了。
直到云游戏开启测试,许多玩家开始挖掘技能衔接的细节,讨论如何实现更精准的闪避操作——《恋与深空》最具特色的战斗系统焕发出了全新活力。
![]()
来源:社区
恋爱和战斗都要升级
沿用了国乙常见的卡牌养成框架,《恋与深空》以深度融入游戏核心的"猎人"战斗系统为主要玩法。从技能链组合到闪避机制,都有着动作游戏的影子。而云游戏上线后,对于习惯使用电脑的玩家而言,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从“能打”变成了“更好玩”。
进入训练场,先来看看最基础的键位设置:无论是WASD键移动、E&Q键技能,还是鼠标左键平A(普通攻击),几乎就是经典的端游操作逻辑。对熟悉端游的玩家来说,几乎零门槛上手;对新手而言,键位通用性较强,学习成本也比较低。靠这套操作设置在试炼挑战层层爬楼,有一种玩PVE的快感。
![]()
默认键位设置
鼠标的精准瞄准和镜头控制让角色的操作得到质变。在移动端触屏上,一般是双指操作为主,手动操作时往往需要点击目标瞄准,再次点击平A进行攻击,除了屏幕的遮挡,镜头的晃动感会比较强。但PC端几乎不会出现跟丢镜头的情况,无论是技能衔接还是闪避判定都清晰利落,操作精度和上限都得到提升。

训练场
而第三人称越肩视角的优势,在PC端大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作为动作游戏主流视角之一,在PC端更大的可视范围下,敌人动作与场景变化更加清晰。打流浪体的过程中,配合走位、闪避、连击等操作,视觉上颇具空间感,玩起来也更有节奏。
每次的战斗动画也成了惊喜。角色释放技能时的特写过场,相较于非高性能的移动端播放更加顺滑。我一直习惯跳过赶进度,现在甚至停下来完整看了一套技能动画。在大屏的呈现中,动画就像可操控的动作大片,颇具冲击力度。

技能过场动画
由此,游戏“动作+恋爱”的核心竞争力,在云版本里更加放大。强调“沉浸感”的《恋与深空》,从来不只在恋爱的日常陪伴,也在于战斗带来的投入感。在PC云端,通过手感、节奏、画面的全面提升,也是自己和角色“肩并肩”共赴战场的体验升级。
![]()
技能过场动画
这也让玩家开始期待后续更多的玩法扩展和操作变化。例如,游戏每次卡池活动推出的躲避、爬塔小游戏,就可以用PC端移动键操作,更加灵活精准等等,这是云版本才能带来的期待与想象。
在玩家社区的反馈中,“云战斗这么爽”“快抬端游吧”这样的声音随处可见。尽管也有人提到,由于云游戏依赖网速,会出现“略卡”的现象,还有不习惯左手需要控制过多键位等等问题,但测试阶段的这些技术细节,都是可以打磨和优化的。
![]()
来源:社区
诚然,作为一款乙女游戏,《恋与深空》的核心价值始终离不开情感代入与剧情体验。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游戏,最根本的吸引力还是离不开“好玩”这两个字。而从这次测试来看,《恋与深空》正在从体验与玩法出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更立体的路。
云游戏,不止随时玩
《恋与深空》上线云游戏最直接的原因并不复杂。在3D手游,内存焦虑和画质需求一直是用户的普遍痛点。一方面,随着版本迭代,包体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玩家希望看到更高画质、更稳定帧率的表现力,但手机性能和散热始终有限。
![]()
![]()
在这样的基础下,云游戏作为分发和内容的载体,其硬件门槛低、跨终端、免下载的特性,能让玩家跳过设备瓶颈,获得最优的画面效果以及更稳定的战斗流畅度。这种轻入口,对于“想入坑但又犹豫”的潜在用户也十分友好。与此同时,老玩家也能更方便地随时上号做日常,获得最沉浸的体验,降低了回坑成本,有助于提高活跃与留存。这本质上,就是在回应玩家的需求。
但更值得关注的,并不是云游戏的这些常规优势,而是测试期间出现的游戏战斗讨论。不只是对移动端的简单移植,《云·恋与深空》更在PC端放大了自身战斗特色玩法:无论是键鼠操作的精准,还是大屏沉浸感和更稳定的帧率,都让游戏的战斗系统变得更加好玩。这让许多玩家重新发现和体验了战斗的爽感,社区也出现了不少战斗和挑战录屏。对一款以“动作+恋爱”为特色的乙女游戏而言,产品的核心玩法再次被看见和升级,这种体验突破可能比“轻量化”更具想象力和影响力。
![]()
来源:社区
云游戏不再只是解决存储问题的工具,更成为了游戏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云游戏了。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云计算成本的持续下降,云版本为游戏设计打开了新的空间。游戏可以大胆设计那些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在本地设备难以实现的复杂机制。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助力设计理念的革新。
而随着一批头部产品完成用户教育,云游戏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与收入体量。以已经运营了云游戏的《崩坏:星穹铁道》为例,当游戏登上iOS畅销总榜第一,其云端版本也冲进了畅销榜第13名;在《绝区零》一周年进入iOS畅销榜前3名的同时,《云·绝区零》也进入了畅销榜第11名。玩家既习惯云端体验,也展现出强烈的付费意愿,云游戏已展现出可观的商业潜力。
![]()
当然,云游戏也意味着更高的技术门槛与维护成本。服务器压力、网络延迟优化、版本同步管理,这些都是需要直面的挑战。还有,是免费开放以扩大用户基础,还是付费以保证体验质量?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商业策略的选择。
结语
作为许多玩家接触的第一款乙女游戏,《恋与深空》通过3D“动作+恋爱”的差异化体验,自2024年1月公测以来,就屡次登上畅销榜榜首,让当时还小众的赛道实现了破圈。
![]()
如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女性向市场中,《恋与深空》又通过云游戏测试“先走一步”。从“能玩”到“好玩”,从“陪伴”到“并肩”,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体验升级,也正是游戏能够持续稳居赛道头部的重要原因之一。云游戏不是移动端的替代品,也不是简单的功能附加,而是让《恋与深空》本就立体的游戏世界,延伸出新的维度与未来可能。
这次测试,对《恋与深空》而言是一个新起点,也是赛道上的先锋。在这个情感体验至上的领域,可以以“云”为桥,让“心动”无阻碍,也让游戏的生命力跨越终端,走向更广阔的玩家世界。
探寻事实 发现价值 敬请关注↑↑↑
![]()
点击图片加入急先锋核心玩家群
游戏玩家集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