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济南被网友封为“中国第五城”,朋友圈里热闹了好一阵子。没想到,最近跟一位外地朋友在济南小聚,他又提起了这件事。
说归说,可你走在济南街头,愣是感觉不到什么变化。上下班高峰,电动车大军照样呼呼隆隆地过路口;把子肉飘香的网红小吃店,一到傍晚准时排起长队;天刚蒙蒙亮,老大爷照样拎着两个空桶,来取水点接泉水;就连趵突泉里的鱼,还是那样慵懒地游啊游……
这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啊!看来,济南这座城市,骨子里就没有“飘”这个字。
济南这个“中国第五城”,来得有点特别。它不是靠摩天大楼的数量,也不是靠金融中心的排名,更像是大家突然发现:咦,这个不太吭声的山东老兄,什么时候把日子过得这么熨帖了?
经济数据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指数也是摸得着的——这种“第五城”,很济南。
![]()
且看那护城河边,泉水依然清澈见底,该冒泡冒泡,该流淌流淌。黑虎泉的三个虎头照常喷着水,只不过今年水量大,泉水溢了出来。公园管理者也细心,铺上了石板路,别有一番意趣。济南的泉,就像济南人的性格——你有你的排名,我有我的节奏。这种淡定,是千年泉水养出来的底气。
别的城市得了这种名号,怕是早就口号响了。济南偏不。它该修路修路,该种树种树,偶尔还因为施工堵得你没脾气。但你知道,它不会为了面子折腾里子。这种务实劲儿,像极了山东煎饼——嚼着费劲,但管饱,实在。
济南人有一种独特的谦虚。他问你好,会来一句“老师儿”;你说他好,他回一句“不行不行”;你说济南是“第五城”,他可能指指路上的车说:“先把这个治治再说。”这不是客套、虚伪,是千百年来齐鲁大地儒家文化浸染出的分寸感——好,不必说满;做,一定要做实。
![]()
这座城的可爱,全在细节里。是公交车路口拐弯时,不管有车没车,总是等上3秒;是超然楼每天准时灯亮,楼下那声集体惊叹;是为了让市民每年看一眼“平分秋色”,蝎子山的种树人们种了好几年的树。济南不造梦,它只是把寻常日子过出滋味来。大米干饭把子肉,油条甜沫豆腐脑,这种稳稳的幸福感,比任何排名都来得长久。
其实济南哪在乎什么第几城,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泉水常清,要创新活力,要百姓安乐,要对得起“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济南模样,也要对得起把济南当作第二故乡的外地打工者。发展要搞,但魂不能丢。地铁修得再多,胆敢断了泉脉,济南人准跟他拼命。
说到底,“中国第五城”不过是个虚名。济南真正珍贵的,是它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定力和坚守,让它在城市竞争中如同泰山——不争一时高低,只守一方水土。
济南还是那个济南,荣耀过后,还是继续低头过日子。这份不骄傲的从容,恰是这座城最大的骄傲。
别急于求成,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地干。这番道理似乎有了实践和时间的印证。就连我的这位朋友也开玩笑说,好像来济南上了一课。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