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统领五十万大军的山西土皇帝,到头来,竟是在一座荒山野岭上,亲手给自己挖了个石头洞过日子。
这事儿听着,就像个编出来的段子,可它偏偏就是阎锡山后半辈子的真实写照。
1949年底,台北的冬天又湿又冷,跟山西那干爽的寒风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
阎锡山从飞机上下来,脚踩在陌生的土地上,心里头恐怕比这天儿还凉。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一帮从山西一路败退过来的老部下、家眷,几十口子人指着他吃饭。
可他自个儿,兜里也没多少钱了。
![]()
起初,蒋介石还给了他个面子,让他当“行政院长”。
这名头听着响亮,实际上就是个摆设。
开会的时候,一帮人吵吵嚷嚷,可谁会真把这个丢了地盘、没了兵杆子的“山西王”当回事?
![]()
蒋介石看他的眼神,跟看一件前朝的古董没啥两样,客气是客气,但那份疏离和提防,藏都藏不住。
阎锡山心里跟明镜似的,当年在中原跟老蒋掰腕子,那笔账,人家记了一辈子。
果不其然,没过几个月,他的“行政院长”就干到了头。
![]()
一纸辞呈递上去,换来个“总统府资政”的闲差。
说白了,就是让你拿份干薪,老老实实待着,别出来晃悠添乱。
他被安排在台北的一处公馆里,出门有车,进门有人伺候,可这跟软禁有什么区别?
![]()
他想见谁,谁敢来见他,都得经过上头的眼睛。
当年在山西,他跺跺脚,整个省都得抖三抖;现在,他连自家大门都出不了。
这种从云端跌到泥里的感觉,换谁都受不了。
![]()
与其在城里当个活摆设,憋屈死,不如找个地方躲清静。
阎锡山打定了主意,要去阳明山。
那会儿的阳明山,还不是后来的富人区,就是一片荒山。
![]()
他看中的那块地叫菁山,以前是日本人留下的一个破农场,杂草长得比人还高,连条正经路都没有,车开不上去,得靠两条腿往上爬。
1950年秋天,阎锡山带着剩下的几十号人,就这么上了山。
从干爽的黄土高坡,一头扎进了这潮乎乎、黏糊糊的南方山沟里,蛇虫鼠蚁都是新邻居。
![]()
没电,就点煤油灯;没自来水,就去接山泉。
他们自己动手,砍竹子搭架子,和着泥巴糊墙,盖起了一溜茅草房。
可他们忘了,这是在台湾,台风一来,那茅草屋顶就跟纸糊的一样,说掀就掀。
![]()
半夜里,外面狂风暴雨,屋里头也下小雨,一群人抱着被子缩在角落里,狼狈不堪。
就在这种时候,阎锡山那股山西人的犟劲儿上来了。
他决定,要在这儿建窑洞。
![]()
他跟手下人说,石头和水泥最结实,台风也吹不跑。
当地的老乡都劝他,说台湾这地方地气湿,还老地震,盖窑洞住进去要得病的。
阎锡山摆摆手,不听。
![]()
他觉得自己是懂技术的,当年在山西修铁路、开工厂,什么难题没见过?
他说,墙壁内外都抹上厚厚的水泥就能防潮,前后多开几个窗户就能通风,结构上设计好了就能防震。
说干就干。
![]()
这位快七十岁的老头子,亲自画图纸,带着人上山采石头,搬水泥。
叮叮当当,敲敲打打,硬是在这片绿油油的南方山林里,建起了几座灰扑扑的石屋,外形就像他老家的窑洞。
他给这地方取名叫“种能洞”,意思是在这里休养生息,培养再起的能力。
![]()
可谁都明白,这哪是在培养什么能力,这分明是他用石头和水泥,给自己造的一个梦,一个关于山西的、回不去的梦。
他想在这里,复刻一个属于自己的,永不陷落的“太原”。
山上的日子,清苦又寂寞。
![]()
阎锡山带着大家开荒种菜,养鸡养猪,想自给自足。
他还琢磨着办个小印刷厂,印点自己写的书卖钱,可那点收入,哪够几十口人嚼谷?
跟着他上山的老部下,看着前途渺茫,一个接一个地,悄悄下山走了。
![]()
每次有人来辞行,阎锡山也不拦着,只是摆摆手,说一句“好自为之”。
他心里疼,但也知道,不能拖累人家一辈子。
物质上的苦还能扛,心里的苦才最要命。
![]()
真正把阎锡山击垮的,是他最疼的那个小儿子,阎志惠。
这“五公子”从小聪明,被阎锡山寄予厚望。
到了台湾后,阎志K惠去日本做生意,结果跟自己二哥的遗孀,也就是他的二嫂赵秀金好上了,还在日本结了婚。
![]()
这事儿传回阳明山,阎锡山气得浑身发抖。
在他这个恪守传统的老派人看来,这是乱伦,是败坏门风,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他一封封家信写得跟判决书一样,痛骂儿子大逆不道,宣布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一分钱的经济援助都别想拿到。
![]()
后来,阎志惠在日本生意赔了本,日子过不下去了,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台湾。
可他不敢上山见父亲。
1958年的一个早上,不知是谁在中间撮合,阎志惠终于上了菁山。
![]()
爷俩儿对着一桌子馒头、咸菜,谁也不说话。
阎锡山一辈子精于算计,能屈能伸,可在儿子这件事上,他那颗老派家长的心,硬得像块石头。
一顿饭,在死一样的沉寂中吃完,阎志惠下山,没多久就带着家人去了美国。
![]()
从此,天各一方,再未相见。
阎锡山彻底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他失去了他的山西,失去了他的军队,失去了他的权力,最后,连他最看重的父子亲情,也亲手斩断了。
![]()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在台北的中心诊所,身边一个子女都没有。
他临死前留下话,丧事一切从简,别收人家的挽联礼金,墓碑上刻上他日记里的一段话就行。
可老天爷好像就喜欢跟他开玩笑。
![]()
蒋介石亲自下令,给他办了一场极其风光的大葬礼,党政军要员都来了,挽联堆得像小山。
这场隆重的告别,既像是对一个前朝元老的最后一点情面,更像是一场政治宣告: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连同它最后一个有分量的代表人物,都彻底翻篇了。
他最终被葬在了菁山“种能洞”旁边的一处山坡上。
![]()
那座坟修得相当气派,背山面谷,视野开阔。
只是他生前总念叨着要落叶归根,最后却被埋在了离故乡几千里外的一座山头上。
墓碑朝向的,不是西北方的山西,而是正西方的大陆。
![]()
他的墓,后来一直由当年的老侍卫张日明守着。
几十年过去,守墓的老兵也垂垂老矣,他守着一座孤坟,也守着一个时代最后的、微弱的回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