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公交车这事儿,现在真是让人挠头。全国公交系统2024年整体亏了超过2000亿,这数字听着就吓人,每天等于烧掉5.5亿多块钱。不少地方公交公司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收入跟不上支出,补贴又跟不上趟儿。
像苏州那边,公交全年挣了2.28亿,但花出去28.72亿,差了20倍,即便政府兜底,还净亏5000多万。成都营收11.23亿,亏了1亿多。湖北黄石补贴从2019年3200万降到2023年830万,线路空载多起来,只能砍间隔、少站点。
![]()
北京2024年直接砍掉24条线路,全国线路年均少3.2%。河北保定2023年因为钱紧,纯电动公交电池超期,大批线路停摆,现在运营车从高峰1300多辆缩到333辆。
这亏损咋来的?主要还是客流掉得厉害。2014年全国公交拉了781.88亿人次,那时候高峰期车厢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结果到2023年,只剩416.3亿人次,基本砍了一半。2024年上半年194.73亿人次,同比小涨,但远没回血。
![]()
郑州公交日均客运从2014年270万掉到2024年107万,全年从9.87亿降到3.92亿。北京公交客运21亿人次,只涨了0.1亿。为什么掉这么多?出行方式变了。私家车保有量达2.9亿辆,每4人一辆,开车出门方便多了。网约车日均订单超2000万单,2025年9月订单7.58亿单,虽然同比降23.4%,但还是抢了不少活。
共享单车每天骑行2700多万次,短途接驳地铁公交,取代了最后几公里。地铁网络扩建,一二线城市轨道客流涨了近30亿人次,从2019年628亿降到2023年378亿的公交份额,被地铁吞掉不少。老人免费卡在一些地方取消,主力客群又少一块。
![]()
成本也高得离谱。公交每公里倒贴2块多,燃油车油钱贵,新能源车买车贵,电池更换一辆20万左右。人工占运营六成,社保年涨12%。高峰时速只20公里,堵车停靠多,效率低。
纯电动公交电池超8年就得换,保定就是因为900辆车电池问题,安全运营不了。新能源公交更新补贴每辆8万,更换电池4.2万,但地方财政紧,补贴跟不上。邵武公司换20辆电池,里程从173公里回升到满负荷,但前期投入大。公交定位民生服务,不能随便砍线路,得兜底公平出行,成本像无底洞。
![]()
面对这堆事儿,公交公司开始自谋出路。南京503路白天拉人,晚上拉货,顺丰合作,车后排改货仓,小件快递两小时半从六合送到主城。原来第二天达,现在当天到,公交多挣点,顺丰成本降。
司机月入多两千,车辆利用率上去了。郑州公交牵手顺丰,佛岗场站维修车间改分拣中心,智能分拣线7月投用,收派500吨货。38处车间改造,闲置空间变物流枢纽,电动三轮56辆,在岗90人。
![]()
公交车从大转运中心拉货,站到站运,不上门,租金补亏。武汉改造4个场站分拣,货物堆放分拣。南昌公交搞婚车,复古铛铛车受欢迎,近500对新人用过,租金520元5小时,超时加钱。亲友坐大车,环保个性,订单今年312单,国庆涨30%。
淮安也跟进定制婚车,选车型布置。其他地方文旅专线串景点,通勤包车为企业学校接驳。青岛换小巴士,405路窄路适应。北京8月26日调17条线,平移到无地铁路,覆盖鹿华路公园北环路。10月19日新开接驳,增东夏园路口南通州北苑西。
![]()
这些招数管用吗?短期补点亏,但长远看,公交得转型。网约公交兴起,陕西宝鸡高新区试运营,181站点盖8.8平方公里,App下单招手停。东莞成都2022试点,珠海合肥扩。南宁地铁快巴21路,高峰15-20分一趟,1元票。北京65路80路调三里河东展览馆路,增广外甘石桥。
绿色转型,河北国补推换新,10米以上公交补30万。武汉黄冈城际公交化,每天13趟刷码。济南轨道接驳4号6号8号,2025年底开。
![]()
全国每天2亿人次绿色出行,1亿轨交1亿公交2400万共享单车。人工智能优化,南宁AI调线路实时查。交通运输部前三季度投资15.2万亿,轨道港口机场建。
公交还能撑多久?看样子,不会一下崩盘,但得变。客流稳定在400亿左右,靠补贴和副业维持。2023年378亿,2024年387亿,小涨。网约车订单降,共享单车见顶,公交或稳住份额。中央地方共担补贴,新能源公交更新加力,车龄8年及电池超保换,每辆8万。
![]()
地方如广州母基金2000亿,专项债103亿,投交通。但财政紧地方多,中小城市难。公交+物流融合热,场站成枢纽,租金降成本30%。公交小型化潮流,迷你巴士上路,运力削10%省1.6亿。需求响应模式,乘客预约避空跑。
未来,公交定位基础出行,低票价2元守公平。电动化全覆盖,但电池修不起问题大,采购6万修12万,车主吐槽买25万换12万。公交规模大,换电池批量省点,但仍痛点。
![]()
公交困在多元化出行里,私家车网约共享地铁抢饭碗。转型是出路,副业补亏,优化线路,融物流文旅。还能撑几年?五年内稳住,靠政策补贴和创新。长远,得平台化运营,转市场化,不然补贴依赖重。
公交是城市血脉,关乎民生,得平衡效率公平。各地案例证明,自救可行,但规模化推广需政策靠。公交小变化,折射出行大革命,大家出行更方便,但公交别丢了本位。未来看,公交会瘦身,但不会消失,继续低价服务大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