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义就叫柯义
时间:2025.11.18
地点:乌克兰伊久姆
![]()
这个秋季,是真的有些冷。
不像往年我在乌克兰经历过的那种暖秋——阳光充足,蓝天澄澈,空气里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的惬意感。
2025年的秋天,倒像是突然老去了一样。
雨来得频繁又阴沉,像是谁在天空里拧着一块洗过无数次的灰色抹布。
空气湿漉漉的,连墙角都仿佛开始发霉。
所以当阳光露出脸的时候,你的心情会被一下子点亮,仿佛那一束光也照进了你的胸腔,让人忍不住长长地呼一口气——原来温暖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国家。
![]()
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又一次来到了伊九姆。
不知不觉,已经是11月中旬了。
出发前,我们听到很多消息,都在说伊九姆附近出现了更多的无人机。战争升级带来了无人机的疯狂迭代,技术如何进步,平民就如何无处可逃。
这种无差别的威胁让每个人都处在被动之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嗡鸣声,会不会朝你的方向落下来。
![]()
可是这几天在伊九姆,我的感触却比想象中多得多。
与2023年第一次到这里相比,这座城市像是从废墟里慢慢长出了新的血肉。
那一年,我看到的伊九姆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焦黑:
那些被炸毁的房子只剩半墙的骨架;
残砖断瓦散落在满是灰尘的街道上;
曾经的家园被火焰熔得发黑,像是战争在大地上留下的指痕。
![]()
然而随着我来得次数越来越多,看到的风景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有人开始回来了。
有人在废墟旁重新挂起窗帘。
有人从破损的门口走出来,提着一桶水或一袋面包。
有人把花园挖开,种下第一批新的蔬菜。
战争仍在继续——前线距离这里不过五十公里,离哈尔科夫也就一个多小时车程。
你能够听到远处的闷响,也能在夜里看到天空的光亮。
![]()
但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我仍看见了许多居民回到自己的家、自己的街道、自己的土地上,像是在废墟之上固执地扎根。
我也没想到,在这样一个被战争不断擦伤的位置上,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愿意继续生活。
也许他们不是没有选择;
也许他们只是选择了继续相信——
相信家园不是被摧毁后的灰烬,
而是能从灰烬里再长出来的那点绿色。
时隔将近两个月,我们又回到了伊久姆
这里已经成了我们每次来到伊九姆时最放心不下的一块地方——因为这里有一群我们惦记着的孩子。
战争拖得太久了。
等到明年2月24日,刚好四年整。
四年,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或许意味着又一个轮回;
可对孩子们来说,却意味着他们整整的童年,是在炮声、黑暗、停电和恐惧里度过的。
![]()
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将近四年没有正式回到学校。
他们没有课堂,没有同学,没有操场,也没有正常的作息。
有些孩子甚至已经忘了读书带给人的那种简单快乐——
写一行字、解决一道题、拿着课本走进教室,那些在和平年代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如今都成了一种遥远的奢侈。
![]()
还有一些孩子,依然坚持去上自己喜欢的兴趣课。
但那背后更多是因为家长拼尽全力想保留他们最后一点“童年的形状”。
如果家里承担不起额外的费用,孩子就只能放弃——这不是选择,而是无能为力。
我们每次来这里陪伴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变化。
曾经,孩子们会在我们出现的瞬间冲过来,尤其渴望有人陪他们画画、做手工、讲故事。
那时,他们眼中有一种明显的亮光——一种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被拥抱的力量。
![]()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意识到:
仅靠一次次的短暂陪伴,已经没办法像过去那样,带给他们明显的改变了。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我们,
而是战争的重量太沉、太久、太无情。
在长期缺乏安全感、缺乏正常学习环境、缺乏明确未来的状态中,
孩子的心会慢慢疲惫,
他们会习惯沉默、习惯独处、习惯只活在眼前的一点点快乐里。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沉重但真实的无力感。
你明知道自己很努力在陪伴他们,
却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去改变什么。
但有一件事从来没有改变:
他们依然非常享受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看到我们来,他们还是会笑。
有人会悄悄牵你的手;
有人会把画纸递给你;
有人会靠在你肩膀上装作看手机,实际上只是想靠近一个让他安心的成年人。
在战争的第四个冬天里,孩子们的笑容变得珍贵,也变得脆弱。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去、继续陪、继续抱紧他们,
让他们在战火之中,至少还能保留住一点点对世界的信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