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艳 邹杰
“患者确诊A型主动脉夹层,心脏骤停后昏迷,我院无救治条件,恳请日照市人民医院紧急会诊接治!”近日,一通来自日照本地医疗机构的紧急求助电话,打破了日照市人民医院的平静,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跨院生死救援火速启动。
突发“血管炸弹”!
外地老人心跳骤停陷绝境
70余岁的外地患者朱某,在日照短期居住期间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被紧急送往就近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明显心肌缺血,医护人员当即准备冠脉造影检查,然而手术启动前夕,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生命体征瞬间濒临崩溃。生死关头,接诊医院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患者心脏虽暂时恢复跳动,但进一步检查显示,其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CTA最终确诊——A型主动脉夹层。这一被医学界称为“血管炸弹”的重症,撕裂范围广、破裂风险极高,48小时内死亡率超50%,加之患者已陷入昏迷,且术前服用过抗凝药物,手术难度与死亡风险堪称“顶级”。由于不具备心脏大血管高难度手术救治能力,接诊医院紧急向日照市人民医院发出会诊求助。作为日照市最早开展心脏手术的医疗机构,该院心脏血管外科是全市唯一能独立攻克主动脉夹层这类高危手术的核心团队,成为患者最后的生命希望。
多学科闪电集结
跨院联动闯过生死关
“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我们就绝不放弃!”接到会诊请求后,日照市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宋学营团队果断接下这一“生死重任”,医院同步启动最高级别应急预案。心脏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手术器械、急救药品、备用血小板等术前准备以“分钟级”速度落实到位。患者转院抵达后,多学科团队立即开展联合评估,在确认手术指征后,“立即手术”的指令果断下达。手术室内,心脏血管外科宋学营团队凭借三十余年临床积淀,精准应对抗凝药物导致的术中渗血增多、止血困难等突发状况——因术前已充分预判风险并制定完善预案,通过提前备足血小板、精准止血操作,成功闯过术后第一重生死关。
术后再破多器官衰竭难关
精细化护理筑牢康复防线
患者术后即转入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却遭遇新的挑战:因术前主动脉撕裂严重、范围广泛,肝脏、肾脏、心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并发症。重症医学科孙彩虹团队迅速介入,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规律透析、脏器功能支持、感染预防等一系列精细化干预措施有序推进。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变化,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全力守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经过多日精心救治,患者脏器功能逐渐恢复,脱离生命危险,平稳转回心脏外科普通病房。康复期间,医护团队不仅提供专业的术后治疗与护理,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耐心解答疑问、缓解焦虑情绪,全程陪伴患者闯过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潜在风险,最终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三十载深耕铸硬核实力
领跑区域心脉救治
作为日照市心脏外科领域的“先行者”,日照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已深耕该领域30余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市手术数量最多、技术难度最高的核心科室。心脏外科自1989年率先开展本地心脏手术,历经三十余年技术迭代,已全面覆盖常规手术与高难度复杂手术。为攻克主动脉夹层这一“心腹大患”,科室核心医师早在2014年前便赴北京阜外医院专项深造,2019年再次组建外科、麻醉、护理骨干团队外出系统学习,返院后成功开展日照市多例主动脉夹层手术。6年来,团队累计完成百余例夹层手术,通过持续优化手术流程、改进血管吻合技术、完善围手术期管理,将手术死亡率牢牢控制在5%以内,远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0%-20%平均水平。如今,科室已常规开展联合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主动脉夹层外科及介入手术治疗等一系列高难度技术,“一站式”杂交手术室的投用,更实现多学科技术无缝融合,让治疗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为区域百姓心脉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