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仁王》当年宣布登陆PC,只是让索尼的“Only On PlayStation”变得黯淡,那么后续的《最后生还者》、《地平线》、《战神》、《漫威蜘蛛侠》等当家IP出现在PC上后,再忠实的索粉也只能承认,“Only On PlayStation”已经变成了一句空话。
![]()
然而当“主机首发+PC长尾”这一双循环模式逐步稳固之时,索尼互动娱乐(SIE)方面居然又后悔了。日前海外科技媒体Windows Central的主编Jez Corden爆料称,SIE可能正在重新评估游戏业务的经营策略,并考虑逐步退出PC平台,回归以往的PlayStation独占模式。
Jez Corden给出的理由,是移植PC的游戏未能给SIE带来符合预期的利润,原因在于移植游戏发布的时间过迟。有趣的是,时任SIE CEO的Jim Ryan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经常会与玩家直接沟通、询问他们的意见,关于PlayStation游戏的PC版应该在何时上线,通常得到的回答是发布后两到三年是可以接受的。
![]()
难道是这些玩家在忽悠曾经的SIE CEO吗?其实准确来说,不是玩家忽悠了Jim Ryan,而是他主动将自己置身于信息茧房中。因为能与SIE CEO对话的玩家其实不具有代表性,他们的想法与主流PC玩家可能并不一样。
20%的人发出80%的声音,这一互联网舆论场的经典现象放在游戏圈同样成立。大家不妨试想一下,作为普通玩家的你是否知道如何联系游戏的官方运营人员乃至公司高层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毕竟一般玩家恐怕更关心在有限的时间里体验游戏,而且即便关注游戏资讯也只是关心游戏本身,而非游戏公司的信息。
![]()
如此一来,能够触达SIE CEO这一层级的玩家只会是积极发声的KOL(关键意见领袖)等人,而且相关玩家大概率会是PlayStation的忠实粉丝。在限定了这一身份后,“玩家”给出的回答自然就会有失偏颇。
事实上,PlayStation游戏移植PC呈现出的是高开低走的趋势。最初将“Only On PlayStation”抛诸脑后的SIE确实为PC玩家带来了新鲜感,毕竟以往只能在PlayStation上玩到的大作,现在不需要购买游戏主机也能在PC玩到,所以也吸引了大批PC玩家购买。
比如,《战神》、《往日不再》在2022年登陆PC后就收获了一大批新玩家,其中《战神》在美国的销量排名就从第146一路跃升至第5名,《往日不再》也从247名直升至第20名。
![]()
PS4的老游戏在PC端又迎来“第二春”,这才是SIE在2023年选择加注多平台战略的源动力。可是随着PS4的经典游戏陆续上线PC,玩家的情怀也被消耗殆尽时,问题在PS5这一世代的游戏里就集中爆发了。这种矛盾在《地平线:零之曙光RE》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深陷换皮重制争议,玩家的评分在M站直接就跌至6.2分。
与此同时,过度加码移植也影响了PS5的销售。过去两年以来,PS5乃至其半代升级款PS5 Slim销售不佳,就被华尔街分析师认为是与玩家持有“等PC版”的心态有关。毕竟SIE曾承诺“第一方游戏主机首发至少一年后登陆PC”,所以手握PC的玩家也就不愿意额外花钱购买PS5了。
![]()
当然,SIE选择回归“Only On PlayStation”,更有可能是不愿与微软同路,而在“平台锁定”和“内容生态”的竞争中,他们还是选择坚持传统。而微软选择All in跨平台是因为Xbox在本世代的主机竞争中被PlayStation打得一败涂地,硬件销售不给力以及微软还有Windows的双重因素,就使得该公司选择了构建“内容生态”。
可反观SIE,就明显缺乏构建“内容生态”的实力,在最关键的PC和手机硬件上,索尼几乎已经是查无此人。当微软的跨平台是Windows+Xbox时,SIE的跨平台就是强制绑定PSN账号。可一旦回归传统的“平台锁定”,SIE的内容优势就会立刻凸显出现,毕竟“Only On PlayStation”代表玩家不买PlayStation游戏主机是真的玩不到第一方大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