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清晨,一架四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沿预设管线快速巡检,实时画面同步传回指挥中心。与此同时,技术人员手持探地仪在草坪、砂石、道砖、混凝土等五种路面上仔细扫描,迅速锁定漏点。
![]()
这是近日兰州城市供水集团开展应急演练竞赛的现场一幕,也是该集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配套项目,兰州城市供水集团历经近七十载发展,为兰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特别是2019年新水源建成投运后,兰州城市供水实现了从单一水源到双水源供应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两个取水点、三套制水系统、三条供水主干线和两条供水支干线”的“2332”供水新格局,832.73公里供水管网、92个管网水质检测点、24个压力监测点,共同构筑起金城兰州的城市供水坚实屏障。
搭建“2+1”竞赛体系,培育新时代供水人才
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兰州城市供水集团发挥链主企业的作用,创新构建“2+1”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在多次承办甘肃省、兰州市的供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同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技能竞赛机制,全面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让金城兰州的供水“生命线”更加坚实。
紧密围绕企业核心业务与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需要,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做到“干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赛什么”,让竞赛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和业务前沿领域。水质检测员、供水管道工、供水调度员等10余个岗位,紧扣各岗位核心业务需求,不仅考查常规项目,还涉及新型污染物检测等前沿技术。通过东西区管道工抢修作业对抗赛成效显著,抢修时间从承诺的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内完成,实现了服务效率的倍增,有力促进了职工综合素质提升。
![]()
拓展岗位练兵平台,锻造复合型技能队伍
集团积极搭建岗位练兵平台,开展水生产处理工、维修电工、漏氯应急演练等岗位练兵活动,参与达1035人次。各基层工会开展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理论技能培训29次,累计培训1170人次。特别是组织东、西区管道工对抗赛,实战锤炼应急能力,抢修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内,显著提高了服务保障水平,社会反响良好。
积极搭建常态化练兵平台,系统开展水厂运行、维修电工及各类应急演练,累计培训1035人次。依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师带徒、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等形式,持续推进群众性技术创新。2024年以来,新增省领军人才1人、科技领军人才10人、“金蓝领”16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同时,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67名班组长开展双通道班组对抗赛,实现班组实战技能与理论素养双提升。
跨工种协作实战竞赛突破传统界限,围绕供水抢险、突发事件处置等真实场景,采取“理论+实操+研讨”三位一体竞赛形式,显著提升参赛人员的应急协调和临场处置能力。
发挥链主引领作用,打造行业人才培育高地
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地区供水企业技术骨干参与竞赛,带动区域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建成制水工艺、供水管道两大赛事实训基地,为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培养人才队伍。
2018至2025年,集团成功承办五届省级“净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涵盖运转、管道、水质化验等六大工种。共有79人获评“甘肃省技术标兵”,11人获“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3人被推荐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持续推进“2+1”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通过师带徒、技术培训等形式,组织引导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活动。2024年以来,形成科技创新成果21项,获得国际创新发明奖项5项、省级科普作品奖项4项。(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