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城记智库城城
昨日(11月17日,周一),「55302次试验动车组」从西安北站驶向延安方向,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
官方对外公布“标志西延高铁正式从联调联试阶段全面转入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回顾在今年八月,西安举办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官宣表示“西延高铁将于年底开通”。
也就意味着,西延高铁开通时间愈来愈近。“西安⇋延安”1小时的时代,也即将到来。
最新:西延高铁试运行开始
此前,2025年10月1日,西延高铁正式启动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时速高达385公里。
本次试运行,「西延高铁」将严格参照实际运营标准,开展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按图行车试验等项目测试,模拟线路正式运营状态,全面验证运输组织、列车接发、开行密度、旅服设备状态及各系统匹配性,为线路正式开通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公开消息显示,联调联试累计开行试验列车近400趟次,精准收集轨道几何参数、接触网电压、信号响应速度等各类检测数据数万条。为兼顾试验效率与设备优化,团队还8次迭代试验计划。
![]()
陕西“米字形高铁”路线图 ◎制图/城记智库
![]()
“西延高铁”试运行驶至延安站 ◎来源/见水印
![]()
11月17日列车试运行实景 ◎来源/见水印
西延高铁正线全长299.8公里,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投入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线路从西安东站引出,途经西安、渭南、铜川和延安等四座城市。沿线新建八座站房,分别是:高陵、富平南、铜川、宜君、黄陵等;扩建两座站房,分别是:甘泉北、延安。
穿越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质条件复杂,桥隧比高达91%,其中隧道47座、特大及大中桥梁67座,建设与调试难度位居国内高铁前列。
起名:东站片区道路名称
按照计划,2025年8月西安东站将实现站房高架候客厅封顶,2026年5月完成装饰工程,并于2026年6月与西十高铁和西康高铁同步建成投用。
根据《西安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相关部门对西安东站核心区28条道路进行实地考察,拟定初步道路命名方案。目前,这28条道路拟命名方案面向社会公示,具体方案如下:
![]()
西安东站片区28条道路◎NEWS
1.北殿路(BěidiànLù):该路位于云扉巷东侧,并与之相连,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后街,西至半引路。长845米,宽40米。
命名依据:因该路修建于原三殿村附近(三殿村分为南殿、中殿和北殿),三殿村现在已拆迁改造,依照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目的,为保留这一地名,故取名北殿路。
2.湾子巷(Wānzi Xiàng):该路位于临湾路以东,云扉巷以南,东西走向。东起半引路,西至临湾路。长230米,宽25米。
命名依据:因该路修建于湾子村回迁房周边,湾子村现在已拆迁改造,依照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目的,为保留这一地名,故取名湾子巷。
3.云岚巷(Yúnlán Xiàng):该路位于湾子巷与白云巷之间,东西走向。东起云景路,西至临湾路。长195米,宽20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紧邻浐河,位于白鹿原下,引唐白居易《春游二林寺》诗:“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中云岚二字,命名为“云岚巷”(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4.云经路(Yúnjīng Lù):该路位于绕城高速东侧,与半引路相交,东西走向。东起:东站中街北段,西至云湖路。长1401米,宽20米至40米。
命名依据:因周边有云经寺,基于对周边文化遗产的响应,该道路命名为“云经路”(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5.云驰路(Yúnchí Lù):该路位于云经路以南,并与之相交,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前街,西至东三环。长764米,宽25米至30米。
命名依据:寓意着高科技、高速度、高发展。这里的5号路和6号路形成了一个“人字轴”,分别命名“云驰”和“云程”,既能遥相呼应,又赋予这两条路快速通达之意(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6.云程路(Yúnchéng Lù):该路位于云驰路以南,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前街,西至云湖路。长860米,宽25米。
命名依据:取自成语“云程万里”,西安东站作为西部交通枢纽,路名能体现“一带一路”的时代格局。同时与5号路(云驰路)相呼应(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7.云锦路(Yúnjǐn Lù):该路位于云驰路与云程路以间,东西走向。东起云程路,西至云湖路。长860米,宽25米。
命名依据:因该道路位于我区云锦社区附近,故命名“云锦路”(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8.云雁路(Yúnyàn Lù):该路位于云程以南,东西走向。东起东站中街南段,西至浐河东路。长1329米,宽25米至40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紧邻雁鸣湖,蜿蜒流畅,似水般灵动,天气晴朗时可见云霞辉映,将云和雁组合,构成了一幅高远、清新、富有诗意的秋日图景(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9.云湖路(Yúnhú Lù):该路位于云雁路以南,并与之平行,东西走向。东起东站中街南段,西至浐河东路。长1405米,宽40米至50米。
命名依据:因该道路位于雁鸣湖附近,故命名云湖路。(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10.云思路(Yúnsī Lù):该路位于云湖路以南,东西走向。东起灞兴路,西浐河东路。长496米,宽15米。
命名依据:因该道路周边有教育用地和密集的教育资源,故命名云思路(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11.云开路(Yúnkāi Lù):该路位于云思路以南,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后街,西至浐河东路。长1742米,宽18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绵延1742米,取名“云开”,既符合道路特征,有大气磅礴之感,又化用诗句“守得云开见月明”,更有古韵(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12.云月路(Yúnyuè Lù):该路位于云开路以南,并与之平行,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后街,西至浐河东路。长1772米,宽60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与11号路长度接近且平行,11号路起名“云开”,该道路起名“云月”,既能够与11号路遥相呼应,又赋予了道路更美好的寓意,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困难和挫折背后是光明的未来(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13.神鹿坊一巷(Shénlùfāng 1 Xiàng):该路位于云月路以南,东西走向。东起浐浦路,西至浐滨路。长173米,宽15米。
命名依据:因该路临近原神鹿坊村,神鹿坊村现在已拆迁改造,依照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目的,为保留这一地名,故取名神鹿坊一巷。按照序列化命名,图中的13、14、16号路分别为一巷、二巷、三巷。
14.神鹿坊二巷(Shénlùfāng 2Xiàng):该路位于神鹿坊一巷以南,东西走向。东起浐浦路,西至浐河东路。长350米,宽24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延续了原神鹿坊村的村名,二巷为序列化命名,与神鹿坊一巷相对应。
15.云裳路(Yúncháng Lù):该路位于云月路以南,半引路以东,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前街,西至半引路。长226米,宽24米。
命名依据:“云裳”一词出自李白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以此命名,是对大唐盛世的文化呼应,营造更浓厚的唐文化氛围(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16.神鹿坊三巷(Shénlùfāng 3Xiàng):该路位于神鹿坊二巷以南,东西走向。东起浐浦路,西至浐河东路。长315米,宽24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延续了原神鹿坊村的村名,三巷为序列化命名,与图中13号和14号路相对应。
17.云带路(Yúndài Lù):该路位于云裳路以南,半引路以东,东西走向。东起东站中街南段,西至半引路。长743米,宽30米。
命名依据:30米宽干道如白玉束带,同时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相照应(道路命名延续周边“云”字系列)。
18.中殿路(Zhōngdiàn Lù):该路位于北殿路以南,东西走向。东起东站后街,西至东站前街。长642米,宽15米至16米。
命名依据:因该路修建于原三殿村附近(三殿村分为南殿、中殿和北殿),三殿村现在已拆迁改造,依照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目的,为保留这一地名,故取名中殿路,与1号路和19号路构成系列化命名。
19.南殿路(Nándiàn Lù):该路位于中殿路以南,东西走向。东起东站中街北段,西至东站前街。长266米,宽15米。
命名依据:因该路修建于原三殿村附近(三殿村分为南殿、中殿和北殿),三殿村现在已拆迁改造,依照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目的,为保留这一地名,故取名南殿路,与1号路和18号路构成系列化命名,即北殿路、中殿路、南殿路。
20.五佛巷(Wǔfó Xiàng):该路位于中殿路与南殿路之间,南北走向。南起南殿路,北至中殿路。长178米,宽15米。
命名依据:2004年5月的一天,这附近的湾子村同时出土了五尊青石质地的佛陀立像,村民们欣喜万分,有人主张将这五尊大石佛放进庙里供养,然而湾子村村长明白地下出土文物属于国家的道理,力排众议,并将其全部送进了碑林博物馆。为了纪念此事,将这条路命名为五佛巷。
21.浐滨路(Chǎnbīn Lù):该路位于浐河东路与浐浦路之间,南北走向。南起神鹿坊二巷,北至云湖路。长980米,宽20米。
命名依据:“浐”指浐河,“滨”指水边、河边,即这条路是一条沿河道路,指位明确,同时勾勒出一幅绿水相伴、风景宜人的城市画卷。
22.浐浦路(Chǎnpǔ Lù):该路位于浐滨路与灞兴路之间,南北走向。南起神鹿坊三巷,北至云开路。长788米,宽15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与21号路平行且相邻,“浐”同样指浐河,“浦”常指水流,在古汉语中运用较多,极大提升了路名的文化底蕴和雅致程度,让人联想到浐河水流的古意。
23.灞兴路(Bàxīng Lù):该路位于浐浦路与半引路之间,并与之平行,南北走向。南起云月路,北至云雁路。长736米,宽18米。
命名依据:“灞”指灞桥,点明所属区域,“兴”指兴旺、振兴,该名称寄托了对于区域发展的美好祝愿,寓意西安东站周围经济繁荣、产业兴旺。
24.东站前街(Dōngzhàn Qiánjiē):该路位于西安东站站房的正前方,南北走向。南起云带路,北至北殿路。长2553米,宽35至45米。
命名依据:该路是南北走向最长的主要道路,“东站”顾名思义该路位于东站周围,指位功能明确,“前”是指该路位于西安东站的正前方,同时考虑到是旅客进出东站的主要道路,客流量大、街面繁华,宜使用街。
25.灞业路(Bàyè Lù):该路位于东站前街与东站中街南段之间,并与之平行,南北走向。南起云月路,北至云雁路。长741米,宽15米。
命名依据:“灞”指灞桥,“业”指产业、事业,寓意着此地周围百业兴旺、宜业宜居,将地理标志与发展愿景巧妙结合。
26.东站中街北段(Dōngzhàn Zhōngjiē Běiduàn):该路位于西安东站站房西边界,五佛巷东侧,并与之平行,南北走向。南起西安东站站房,北至北殿路。长795米,宽60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位于东站前街和东站后街之间,同时被西安东站一分为二,且位于北段部分,因此命名为东站中街北段,指位明确。
27.东站中街南段(Dōngzhàn Zhōngjiē Nánduàn):该路位于西安东站站房西边界,灞业路东侧,并与之平行,南北走向。南起云带路,北至西安东站站房。长1418米,宽20米至60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与东站中街北段分别为西安东站的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因此命名“东站中街南段”。
28.东站后街(Dōngzhàn Hòujiē):该路位于西安东站站房东边界,南北走向。南起云月路,北至北殿路。长2115米,宽60米至19米。
命名依据:该道路位于西安东站后方,因此取名“后街”,指位明确, 同时与24号路的“东站前街”、26和27号路的“东站中街”相对应,构成系列化命名。
文=城记智库城城
©版权声明:相关图片来源详见备注说明
若有转载请注明
点击关键词 看看我们做过什么
城市研究
交通解读
空间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