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北地区住了很多日本人,加起来有五万多人,他们平时不太跟本地人来往,小区里到处是日文招牌,医院和地铁站也标着日语,便利店可以收日元,超市卖的都是日本商品,学校、诊所和报纸也都配套齐全,有些楼整层租给日本公司,中国租户慢慢搬走,物业全部用日语服务,有人在那里住了五年,一句中文都不会说。
![]()
这些人不是临时出差过来的,很多已经长期定居,东京到上海的机票大概四千块,路上飞六个小时,不少人在两边家里来回跑,孩子在日本学校读书,大人留在上海上班,公司内部会提醒员工保持低调,少发朋友圈,少参加本地活动,大使馆没有公开表态,但私下会说“别惹麻烦”,意思很明白。
政治风向其实早就变了,去年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直接说“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话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这已经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明确选边站队,之前东京街头出现不少排华标语,现在又把台海问题拉进来,说明日本右翼势力越来越敢于公开表态,经济上中国和日本还是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有两千多亿美元,但金钱往来改变不了人心向背。
![]()
历史上的旧账也不能忘记,抗战时期上海日侨区就是情报站和物资中转地,有些地方后来还成了伪政权据点,现在虽然没在打仗,但这些社区封闭性强、组织严密,加上政治敏感度高,可能真能当成缓冲带使用,你想想,一个地方连语言都不通,信息完全隔绝,万一哪天出了事情,谁也说不好他们会做什么。
江浙沪地区聚集了全国七成以上的日本侨民,其中上海占了一半人数,这些侨民基本不学中文,也不参加居委会活动,朋友圈都是自己人,这种状态表面上看着自在,实际上隐藏着风险,一旦外交关系恶化,这种封闭圈子容易被利用来传递消息、引导舆论甚至调动资源,不是说他们一定会做不好的事,而是因为环境太封闭,外界无法了解里面的真实想法。
![]()
日本政坛现在被右翼势力带着走,从失踪事件到台海问题,说话越来越强硬,上海这边的管理还是老样子,只管吃喝住行这些事,不太过问政治风险,别人开会办活动,我们搞不清他们的背景,法律上不能直接赶人,但审查机制确实跟不上,企业员工的背景需要查清楚,社区聚会应该要报备,公共场所能不能只挂日文牌子,这些都没有明确规定。
我见过几个住在那个地方的日本人,跟他们聊天感觉挺客气,但说来说去都是日本国内的事情,他们不关心这里的政策,也不在意周围住的是谁,这种心态很有意思,明明人在中国生活,却好像活在日本一样,你说这些人是来赚钱的,可他们又不想融入这里的生活,说是文化差异吧,连语言都不愿意学,这已经不只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了,背后肯定还有更深的原因。
![]()
安全这件事不能等到出事才去考虑,现在大家觉得太平无事,是因为还没遇到引发问题的苗头,但国际局势变化太快,今天还能自由品尝寿司喝清酒,明天可能就成为敏感目标,管理工作不能只强调服务,还得重视风险管控,不是要排斥外籍人员,而是要建立清晰规则,比如人口密度过高时应该限制,外籍群体活动需要登记备案,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安排。
这种嵌入式飞地就像定时炸弹,表面看着安静,底下可能早就开始倒计时了,没人敢去拆除它,也没人检查它有没有保险丝,日子过得越舒服,人们就越容易忽略危险,这不是针对哪个国家或哪群人,而是所有开放城市都会遇到的问题,上海这个城市很重要,不能让这类社区一直处在监管之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