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九月十三这天,是义东沟村的庙会。义东沟是个城中村,离市区不远,坐上开往平定县城的201路公交车,没几站就到了。
公交车上的主力永远是大爷大娘,他们有老年卡,不用买票,兴致比排队抢打折鸡蛋还要高。一群一群的,在车厢门口挤成一疙瘩,谁也上不去,把赶时间上班上学的年轻人急得直跺脚。
![]()
挤公交车
人一多,磕磕碰碰就在所难免。大爷大娘腿脚不便,车一晃荡,就会踩别人的脚。有些大娘在家里横行霸道惯了,出门更是受不得半点委屈,便尖着嗓子骂:“你xie ku(音邪枯)眼了,不看着点!”
大娘终究是大娘,骂人都透着股讲究。别看“xie ku(音邪枯)”这词土腥气重,实则雅致得很,是穿越千年的古音遗韵。
一
晋省平定方言中的“xie ku(音邪枯)”,其首字“xie”要念成入声,急促且短,一发即收,这个“xie”的本字是“瞎”。
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不见收录,说明这是个晚起字。成书时间稍晚于《说文》的《释名》首次收录“瞎”字,这可能是该字的最早文献记载。
![]()
东汉刘熙《释名》“瞎”字条
《释名》释云:“瞎,迄也,肤幕迄迫也。”这里的“肤幕”,即眼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皮。迄,清代训诂学家王先谦训为“迮”。
迮,北宋《集韵》注音为“側格切,音嘖”,折合今音大致为zé(音泽);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将其释义为“迫迮也”,就是逼迫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瞎”指眼睑紧闭压迫眼球,导致视力缺陷,这是两汉时期人们对眼部疾病的一种观察。
![]()
古代典籍
瞎,还有一种解释,指单目失明。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即载:“瞎,一目合也。”这里的“合”,即闭合,指眼睛不能睁开,无法视物。
关于“一目失明”的记载,文献用例非常之多。比如,北魏翟鸿《别本十六国春秋》中就有一段关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独眼皇帝苻生的轶事。
![]()
北魏翟鸿《别本十六国春秋》书影
苻生幼时性情暴烈,行止粗鲁无状,其祖父苻洪特别讨厌他。苻生天生一目失明,七岁那年,苻洪问侍从:“吾闻瞎儿一泪,信乎?”意思是,我听说瞎眼的孩子哭起来只有一行眼泪,是真的吗?
侍从回答说:“是真的。”苻生听后勃然大怒,拔出佩刀刺向自己的瞎眼,鲜血顿时流出,他指着血说:“此亦一泪耶。”意思是说这难道不是一行眼泪吗?苻洪吓得大惊失色,当即拿起鞭子抽打他。
二
《晋书》也记载了一个独眼皇帝:“元康中,天下商农通著大鄣日。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元康”是西晋惠帝的年号,惠帝在位期间有八王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瞎儿作天子”讲的就是西晋赵王司马伦篡位的故事,赵王伦是一目失明,故称“瞎儿”。
这里的“大鄣日”,是一种“商农”,即劳动人民常戴的敞檐遮阳大帽。屠苏,一种四边外展、顶上平坦的遮阳大帽,因形状像一种叫“屠苏”的平屋而得名。
![]()
《故唐律疏议(永徽律疏)》书影
另外,《故唐律疏议(永徽律疏)》也有一目失明为“瞎”的记载:“若奴婢殴良人,折跌支体及瞎其一目者,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朝法律规定,若奴婢殴打良人(平民)导致其肢体折断、关节脱臼,或单目失明,处绞刑。
后来,“瞎”的词义范围扩大,无论一目失明,还是两只眼都看不见,都统称“瞎”。北宋《类篇》即载:“瞎,目盲也。”
![]()
《康熙字典》“瞎”字条
比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描述双目失明的人骑着瞎眼的马,在深夜时分靠近深不见底的水池,形容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五代静、筠二禅师编撰的《祖堂集》卷十一亦载:“瞎眼善解通,聋耳却获功。”
这里的“瞎眼”“聋耳”,是借用生理缺陷的一种比喻,来表达禅宗特有的“反向修行法”,通过否定感官执着达成精神超越,最终实现自性觉悟。
三
再后来,人们用“瞎”来比喻糊涂、愚蠢、不明事理、善恶不分。
比如,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行者道:‘这呆子!石头又不是人,又不会说话,又不会还礼,唱他喏怎的,可不是个瞎帐。’”此处的“瞎帐”,是孙悟空骂猪八戒“傻瓜、糊涂虫”。
元代陶宗义《南村辍耕录(辍耕录)》也有类似的记载:“骂曰:‘瞎贼,我总督官何罪,而令致于此耶?’”
![]()
古代典籍
据文献记载,禅宗尤其偏爱以“瞎”字为核心的詈词,多用来批评弟子缺乏悟性。
比如,宋代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化喝曰:“瞎汉,佛法说甚么粗细?”
又,宋代李遵勗《天圣广灯录》:“瞎屡生,你向枯骨上觅什么汁?”
![]()
古代典籍
禅宗还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詈词,叫“瞎驴”,比喻缺乏智慧、迷失正道且本性愚钝顽固的存在。
比如,隋代阇那崛多《佛本行集经》:“波旬!汝今犹跛瞎驴东西浪行,落邪崄道如迷商人。”
“波旬”,是印度佛教经典中最具代表性的“魔王”形象,核心身份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主,代表烦恼与障碍,是佛陀成道过程中的主要对手。在佛教经典中,“波旬”常以诱惑者的形象出现,试图阻止修行者证悟。
![]()
佛教画像
这句话是佛陀对魔王波旬的呵斥,将其比作瘸腿又瞎眼的驴子,在世间盲目游荡,误入邪道,如同迷路的商人。
时至今日,诸如“瞎驴”“瞎人”“瞎货”等由“瞎”字构成的骂詈语,仍在普遍使用。()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