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装剧时,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还是武侠剧里的少林高僧,头顶上都顶着几个圆圆的戒疤。
但仔细想想,现在去寺庙里见到的和尚,好像从来没有这种标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戒疤为啥突然“消失”了?
戒疤到底是啥?
其实这些圆点叫“戒疤”,也有人叫“香疤”,是过去和尚在“受戒”(也就是正式成为和尚的仪式)时,在头顶上烧出来的疤痕。
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在当时,这是一种很郑重的象征——代表着断除心中的执念,显示自己信佛的虔诚决心。
具体做法也很特别,不是用普通的香烧,而是用药沫捏成两厘米左右的小圆锥体,放在头顶点燃。
等烧到快碰到头皮时,用木片压灭。之后还要不停走动让血气运行,喝豆角汤帮助伤口化脓,这样好了以后就会留下不长头发的圆点疤痕。
![]()
戒疤数量代表“等级”
你可能没注意到,不同和尚的戒疤数量还不一样。就像电视剧里演的,有的只有1个,有的能有9个甚至12个。
这可不是随便烧的,而是代表着和尚的地位和等级:等级越高,戒疤越多。
刚剃度的小和尚通常只有1个,之后表现好、修行深,才能慢慢增加。寺庙里的主持、长老,往往能有八九个戒疤,基本上都是得道高僧。
戒疤为何消失了?
既然戒疤是“虔诚的象征”,为啥现在没有了呢?关键原因就一个——保护身体健康。
要知道,烧戒疤本身是一种损伤身体的做法,容易引发感染,对健康很不利。
而且翻阅佛教规定,根本没有“烧戒疤”的要求,这只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所以在1983年12月,相关部门明确废除了烧戒疤的做法。
从那以后,新受戒的和尚就不再烧戒疤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有戒疤的和尚,基本都是1983年之前受戒的老一辈僧人。
![]()
这些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
1、戒疤不只是在头上,手臂上也可以烧,但头顶是最常见的位置。
2、全世界只有中国汉族地区的和尚有过烧戒疤的习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都没有这个传统。
3、现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和尚,靠的是正规的戒牒(相当于“和尚身份证”),而不是有没有戒疤。
古装剧里的戒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虽然现在看不到了,但这种对信仰的虔诚,早已转化为更温和、更注重内心修行的方式。
毕竟,佛教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去除不合时宜的旧习,保留核心的精神内涵,这或许正是它跨越千年,至今仍然焕发生机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