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1月17日,“百里已行半·千尺须再攀”——《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1949)》出版座谈会在浦东图书馆的上海儿童文学基地举行。
这是第一部上海儿童文学史,填补了上海儿童文学研究空白,助力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并为中国儿童文学地域发展研究探索了新路。
![]()
该书主编,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学斌表示,“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就是从上海开始的。1875年到1949年,便是中国儿童文学与上海儿童文学的起步阶段。因此,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就显得尤为重要。”
![]()
一边是完成上海儿童文学界前辈的修史心愿,一边是中国多个省市都已有地域儿童文学史问世,让上海儿童史的修史工作更具使命感与紧迫感。
据了解,《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1949)》是由李学斌教授、李燕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编撰完成。作品以1875年《小孩画报》迁至上海作为起点,梳理分析至上海儿童文学基本成型的1949年。
![]()
座谈会上,朱自强、秦文君、杨剑龙等文学史专家、作家在发言中相继提到,相较国内其他地域儿童文学史,《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1949)》在编写体例和内容结构上有不同程度创新。
比如,摒弃了单一地域视角的线性叙事,采取跨学科、整体性、多维度、动态化史述思路;还比如,以动态性、开放性看待上海儿童文学的地域界定与作家身份归属等。
由此,这本《上海儿童文学史》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前瞻明锐、守正创新”的文化特质。
李学斌透露,下半部《上海儿童文学史(1949-2025)》目前已经启动,并预计于2028年前后推出。
届时,涵纳150年上海儿童文学史实,近百万字的《上海儿童文学史(1875-2025)》,将不仅构建起上海儿童文学恢弘、完整的文化形象,而且将谱就上海儿童文学跨越三个世纪前浪后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宏伟篇章。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